家祖左宗棠 第266章:和平巡遊(十一)中德關係

    1926年6月27日,柏林

    柏林的大使館在德國革命的戰火中並未受到太大的損壞,不過也是幾年未修,看上去並不算新。

    特使溫光宗與駐德領事梅其章站在1起,看着這座熱火朝天的城市,滿街的標語、熱情勞動的工人、樸素但又滿足的生活。

    「回想2十年前,我國也是這般光景,真是懷念啊......」溫光宗回想起在上海求學的時光,回想起組織學生遊行的日子,忍不住感嘆道。

    1旁的梅其章並不言語,儘管這片使館區被史塔西和紅軍明里暗中的監視封鎖着,但對於外面的情況,梅其章還是比較清楚的。

    現在的德國面臨的問題不少,工業和金融到還在其次,憑藉着德國厚實的家底,紅軍甚至已經能夠製造飛機坦克了,而金融方面,在《鹿特丹和約》簽訂後,雖然蘇維埃政府繼承了少量的戰爭賠款,但對於經濟來說已經無傷大雅了。

    只是,農業和能源的問題依然制約着這個國家,不過,從客觀上來說,德國相較於蘇聯擁有着更好的組織能力,與德國結伴的匈牙利的農業恢復的非常快,德國本土的農業亦是如此,只是外部環境的危險所帶來的化學工業的軍事化和天然的自然環境限制了德國農業的進1步恢復。

    而在國際關係方面,英法解除封鎖之後,中歐社聯也與羅馬尼亞等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並進口了1些糧食和石油,不過數量稀少,並不足以滿足需要。

    英法與德國的外交關係當然是冷淡的,因此德國自然也需要與1位有分量的大國建立相對友好的外交關係。

    而這樣的大國在全世界只有兩個,分別位於世界兩端的中國和美國,美國沉溺於孤立主義的榮光中,享受着仿若世外桃源般的國際、國內環境,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自然就需要德國主動1些了,而且還不是那種拋媚眼的暗示,而是正兒8經的上門拜訪,關鍵是還不1定能成。

    可是,對於蘇維埃德國來說,這能夠做到嗎?

    扯淡,意識形態、革命風潮、國際聲譽,如此種種都不允許蘇德做出這樣的「倒貼」行為。

    而且,從另1個方面來說,德國與美國之間的商業往來並不是那麼的理想,德國沒有蘇聯那麼多的資源,不可能與美國有決定性的貿易關係。

    至於說工業化,對於德國來說,這只能叫做戰後重建,而在資金技術方面,德國人其實自己就能夠基本拿出來,更需要的是將其轉化出去。

    如此看來,中國更是1個合適的對象,戰後,中國在德國積極行動,客觀上當然可以稱作對德國的盜竊,但從手段上來說,中國相比於英法的暴力搶劫自然是更加的文明和稚嫩,再加上中國之前主動承認俄社,也讓德國蘇維埃高層覺得可以談1談。

    1來2去,趁此良機,雙方也就聊到了1起,對於德國的冷淡表現,中國也沒有端着架子,有利可圖的事情,主動1點也無妨。

    中國的市場足夠大,在許多高技術領域也有着許多的缺陷,輕工業很發達,農業也過得去,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國對於中國來說「並不重要」。

    這種不重要是指中國對於歐洲的局勢缺乏足夠的利益驅動和干涉能力,導致中國並不算太關心德國在歐洲掀起的風雲,自然也不擔心德國對中國的威脅。

    而且中國的外交活動也十分的實在,對於意識形態之類的基本不關注,在德國打退英法聯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與蘇維埃高層接觸了,只不過由於情況特殊,雙方並不能建立外交關係。

    這1次接觸,雙方的會晤依然是秘密的,潮州號巡洋艦隻在漢堡停留了1日便離開了,留下特使使團在德國,期間德國蘇維埃政府和工人海軍也沒有與潮州號有什麼互動。

    當然,從另1方面來說,工人海軍也已經拿不出什麼充牌面的軍艦了,較大的軍艦都是2十多年前的老古董了。

    不過,中德之間的海軍合作算是在這1次訪問之後正式開始了,不同於魏瑪德國,蘇維埃德國在理論上不受任何的海軍條約和戰後軍事條約條款的限制,可以自如的發展自己的軍事,但實際上,蘇維埃德國依然難以重啟這些項目,對外尋求合作也是必然的。


    因此,蘇維埃德國繼承了魏瑪德國與中國的關於潛艇等技術的合作,而且由於荷蘭、丹麥等國的項目已經黃了,在中國的項目自然也就獲得了更多的支持。

    另外,蘇維埃德國甚至還打算與中國商量關於戰列艦的合作,但現階段談這個還是有些太過了,蘇德方面也只是隨便提了1嘴,沒有繼續深入。

    同時,在1些中國已經掌握了的行業,雙方也是有不少接觸的,要知道,中國的技術大多來自於中英同盟期間搞來的英國技術,這算是底子。

    雖然英國的技術很好,但它畢竟只是列強中的1個,只是科技樹上的1個分叉,對於如今日漸發展起來的中國,這樣的單獨的路線是會造成1些麻煩的,這時候就需要博採眾長了,更能夠促進全面發展。

    只要能學習到,就是後發國家的優勢所在。

    1926年7月初,在遠航艦隊離開歐洲之後,中德兩國也公開了1些信息,表示對兩國的關係進行重新的審定。

    儘管兩國還沒有建交,但不妨礙兩國之間已經開始了合作,正如上面所說,中國需要德國的技術,而德國需要中國的資源、市場和政治影響。

    首先是兩國宣佈了新的通商條約,中國正式和實際恢復了與德國之間的商業往來,在條約簽訂後不久,便有商船來到了德國,在外貿商店進行了相關的交易,雙方之間的交易依然是用貴金屬或者其他等價物進行互換。

    德國所缺少的資源有很多,有的是中國能夠獨自提供的,比如橡膠,交趾和雲南以及蘭芳等地均有生產,在南美洲的橡膠完蛋之後,各國都只能指着東南亞的橡膠過日子了,比如多種稀有金屬、桐油、祝總,也是中國所生產和出口的重要產品。

    還有德國急需的糧食,在戰後的幾年中,歐戰期間的積累逐漸顯現,中國也基本擺脫了糧食上的威脅。

    還有1些是中國不能滿足的,比如石油,中國也很缺,但中國可以做倒手生意,比如將南洋、美國的石油運往德國,荷蘭雖然屈從於英法的武力,不敢明目張胆的賣,但是讓中國倒1手還是願意做的,畢竟,看着中國賺錢只是恨得牙痒痒,要是自己動手,那可就是牙也要被人敲掉了。

    還有各種工業品,比如化肥,中國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產國之1,比如絲綢,在意大利等國仍對德國保持冷漠態度時,中國幾乎是德國唯1的絲織品來源。

    而德國也可以為中國提供許多的產品,比如機床,即便經受了戰火的摧殘,在1年多的生產恢復後,德國的機床生產規模和質量依然高過中國。

    其次,中德兩國還進行了1些秘密合作,比如,蘇維埃政府對中國「引進」德國技術人員持默許態度,當然,這些技術人員也不是什麼1般人,這些人大多是沒來得及跑走的容克和資產階級。

    盧森堡的手段可比列寧要強硬的多,這位1度讓德共對其個人宣誓的強權人物在上任之後將這些容克和資產階級全都丟到了監獄裏改造,讓德國的監獄裏有了研究所、學校、工廠、農田。

    而中國正是打算引進或者說僱傭這些人中的1部分,不過雙方之間的溝通並不算很順利,中國自然對其中的罪犯人渣沒有興趣,只想要那些家世清白的技術人員、軍官之類的,但這些人,尤其是前者,是與蘇維埃認為可以改造的人員是高度重合的,如何抉擇便成了雙方之間談判的重心。

    即便在德國方面有意讓步的情況下,雙方之間的條約條款也越談越厚,逐漸累成了1本大字典,幾乎事無巨細的記錄着雙方的意見,並且隨着人員的引進不斷的補充,甚至成為了世界上最繁瑣的文本。

    與德國的關係進步無疑是這次環球航行訪問的1項重要進步,這不僅對中國和德國來說干係重大,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1個轉折點。

    對於德國來說,有了中國帶頭,蘭芳第1個跟了上來,向德國出口糧食、橡膠和錫礦這3樣主要貨物,而後日本、荷蘭、羅馬尼亞、瑞典、挪威等國也逐漸開始與德國貿易,小心的試探着英法的忍耐區間,至於英法兩國也放開了1些限制,就連在國內有着正統之爭的俄國也與德國做上了生意。

    美國就更不用說了,在小政府模式下,就沒有美國商人不敢做的事,只不過,限制他們的還是德國自己,德國人顯然希望先在中國身上實驗1下較大規模的貿易的流程,然後再放開與美國的貿易。

    而對於英法來說,中國明顯已經做好了承認德國的準備,這不由得英法不重視,因此,英法將1樣幾乎已經被中國忘記的東西抬了出來——

    國際聯盟!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第266章:和平巡遊(十一)中德關係  
相關:    無敵升級王  神話版三國  寒門崛起  合體雙修  全民小鎮之辣主麻仆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家祖左宗棠第266章:和平巡遊(十一)中德關係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6s 3.8343MB

搜"家祖左宗棠"
360搜"家祖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