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小學弟,科研回來我宣你!最新章節!
時間轉眼而逝,初冬的京大已經感覺到寒冷,尤其是在一場小雨過後,寒意像針一樣無孔不入。
今年的第一場雪,很快就要來了。
實驗室外寒風習習,實驗室內卻溫暖如春,華科院的八名研究生和曾泉此時內心更是一片火熱。
他們早早等在實驗室,看到陸隱進來急急迎了上去。
「陸工!」
「陸工!」
「陸工!」
「是今天嗎!」
陸隱沒說話,將身上的大衣脫下掛在架子上,神情凝重地掃向面前幾人。
前幾天他就說過,等數據計算無誤,一切都準備齊全後,就可以開始對1nm光刻機雛形正式進行第一次試驗。
「都跟我進來一下。」
陸隱走進辦公室,打開了電腦,指着電腦上的草圖和數據,對幾人說道。
「不出意外,今天正式開始第一次實驗,但在試驗開始之前,這些數據我需要你們再繼續驗算一遍,數據無誤,我今天就會申請關於材料,材料一到,即可開始着手準備。」
「是!明白!」
幾人心中一陣亢奮,齊齊大喊。
隨即幾人快速將電腦上的草圖和數據一份份拷貝下來,快速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做好試驗研發前的最後一項準備工作。
幾人走後,陸隱卻坐在電腦前出了神。
今日對1nm光刻機雛形進行第一次實驗研發,是早就定好的事情,也是必要經過,但他心裏總有些不安。
這次的實驗過程,實在太過順利了些,他總覺得缺少些什麼,心裏不踏實。
難道是過程太快?
陸隱閉目躺在椅子上,意識沉入腦海,在腦中一遍遍回想起關於1nm光刻機的各種程序和步驟。
光刻機的演進過程十分複雜,但它的核心只圍繞着三個定律。
一是摩爾定律。
簡單來說,整個世界都是由「0」和「1」組成,而在晶片裏,表示「0」和「1」的基本元件就是電晶體,電晶體越多,晶片的運算速度就越快。
摩爾定律的意思就是說,同樣大小的晶片,每隔兩年裏面的電晶體數量就會增加一倍,同理,性能也會增加一倍。
這就要求晶片製造得越來越精細,如今市面上的晶片已經進化到,要求兩個器件之間,只能有幾個納米的距離了。
通常來說,造小的東西,核心思想就是放大,舉個例子,像用機械的放大,就像槓桿這類的機械機構原理,但在納米級精度上,機械的方法卻又不夠用了,所以就啟用了「光」。
那麼光又怎麼放大?
其實很簡單,投影!
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投影儀,光刻機的核心就是造一個放大的,透光的模子,把想要的形狀印在模子上,光通過模子照射在矽片上,這樣就能製造出小尺寸的東西。
但因為技術瓶頸,這一項技術十年前就已經不用了。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是「EUV」,這是鬱金香國的ASmL公司用二十年研發出來的。
說到這,就會引出第二個定律,瑞利判據。
總的來說,光刻機的研發是個極其複雜且精細的過程,哪怕一點點納米級錯誤,哪怕是一粒灰塵,都會讓整個研發毀於一旦!
另外還有存放光刻機的廠房,也必須是特殊材料製作,細節非常多,首先第一點,廠房的光必須要求是黃色。
原因就是光刻膠對短光明顯,用黃色光對於晶圓製造來說就相當於把燈給關了,就像沖膠捲必須要在暗房中一樣。
且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必須要求無塵!
這也就是為什麼之前曾泉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花費了數年時間,最終在最後的研發時功虧一簣。
將所有細節仔細回想一遍後,陸隱照常在心中問道。
「小A此次1nm光刻機的研發,成功率有多少?」
【1nm光刻機的研發,成功率百分之95。】
雖然不是百分百,但陸隱已經心安了不少。
世界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東西,光刻機的製造,其實就是在人類的極限邊緣反覆試探。
1nm光刻機的研發,更是超出了人類的極限邊緣,可想而知,這個過程有多複雜艱難,能有百分之95的成功率,已經十分難得。
再次睜眼,陸隱眼中已經沒有迷茫,而是前所未有的堅定。
他參與科研,從來為的就不是獎勵,更不是獲得某些榮譽稱號,從意外得到這個AI外星文明後,他想的只有將腦子所有文明通過雙手一一實現,讓華國真正實現強大!
思及此,陸隱將電腦中早已準備好的報告,發送了出去。
此時,研究生辦公室內。
八名研究生,外加一名老學者,正在對一份份數據進行最後的檢算和演練。
儘管已經經過很多次檢算,但每次接觸到這些數據和圖紙,他們臉上都會浮現出激動振奮的神色。
越是算到最後,幾人越是激動,尤其是想到,儘管這次的驗算,華國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甚至是付出了幾代人心血都無法研發出來的東西,就會在他們手中誕生。
雖然他們不是主要功臣,但也是共同參與,就相當於古代的開國大臣,其中的自豪和意義,不是一兩句就能表達出來的。
尤其這還是世界上第一台1nm光刻機,就連頂級科技大國西洋國和鬱金香國,都無法研發出來的東西!
陳雲盯着電腦中的數據和圖紙,越看眼中的神色越狂熱,最終還是忍不住,驚呼出聲。
「太牛了太牛了!真不愧是陸工!簡直太牛了!這真的是普通人類大腦能想出來的東西嗎!」
其他人雖被打擾,但都沒有生氣,反而都是一副深以為然的神色。
尤其是曾泉,經過這些時日來的相處,他對陸隱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1nm光刻機,這本就是個挑戰人類極限的東西,但這些不可能完成的構想,竟然在一個十八歲年輕人的手中,在一步步理論數據中,逐漸顯示出雛形。
他們雖打着助手的名號,實則所有數據和研發思路,都由陸隱一人完成,而他們只負責演算和安裝元件。
更為可怕的是,實驗開始到現在,這些數據這些圖紙,這些思路,他竟挑不出一絲錯處!
精準得可怕!
而此刻,那台大型機器,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已然出現在那間暖黃色的大型房間中。
究竟是什麼樣的腦子,能想得出如此精密的東西!
有時候,他真想把陸隱抓來切片研究一下,看看陸隱究竟是不是怪物!
……
華科院,院長辦公室。
趙光譽正在聽幾名學者匯報實驗報告,突然電腦收到一份郵件。
他也沒多大在意,隨手就給點開了。
看清郵件中的內容,趙光譽呼吸一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