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大唐:聖太子,龍御天下最新章節!
上回說道,吐蕃等三國聯軍200萬大軍,先以出其不意滅亡了羊同和蘇毗,又派出10萬先鋒騎兵進攻大唐藏州。李道宗等人知道消息後,一邊下令整軍備戰,一邊立馬將情況飛鴿傳書於安西節度使諸葛復。
此時坐落在龜茲鎮內的安西節度使府內,大唐西域的幾位重要將領和西州重要官員,正匯聚在此,商議對策。
「節帥,據情報,我大唐龜茲鎮以西的大宛、安息、大月氏、戎盧等20國組成50萬大軍集結於伊塞克湖。
我安西20萬軍隊業已按照節帥要求,在龜茲鎮外集結完畢。」安西都護府副都護,黑齒常之指着地圖說道。
大唐西域劃分是以弓月、龜茲、且末三城東邊界為線。線東邊為昌州,昌州境內西域小國盡皆被大唐所滅。
線西邊為西州,大唐在赤玉河和葉爾羌河交匯處建雙河城,作為西州治所。為了保障雙河城的安全,大唐將于闐和疏勒兩國吞併。
西州雖說建立在西突厥的領土上,但西州是由很多個上表稱臣的西域小國組成。李承乾不是不想吞併了他們,而是既無合理的理由,也沒有騰出手來收拾西域小國。
就算是昌州境內的小國和于闐,疏勒兩國,佔領的手段多數也不大光彩。
「嗯,按照原計劃大軍出動,於敵軍50里外紮營,密切監視敵軍動向。多國聯軍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各懷鬼胎。而且,諸國國力遠遜於大唐,後勤必不能長久。
此戰以拖為主,待其糧草不濟,自然散去。」諸葛復點頭道。
「節帥,敵軍勞師遠征,戰力又遠不如我唐軍,為何不一鼓而下,反而要消耗糧草。」張柬之皺眉道。
「孟將兄,我大唐西域主要任務是防備吐蕃。我軍不宜在這些蟊賊身上浪費軍力。而且,多國聯軍糧草不濟撤退之時,我大軍掩殺,豈不更好。」狄仁傑笑道。
「若聯軍攻來如何?」郭孝恪撫須道。
「那不更好,直接給他滅了就是。不過以在下近幾日觀之,多國聯軍集結後,一直偃旗息鼓,士卒毫無戰意。
在下料,多國聯軍此來可能並非要與我大唐一較高下。」狄仁傑說道。
「那他們來幹嘛?旅遊?」已是飛龍軍副主將的廖思遠納悶道。
「這也是我這幾日感到困惑和不安的地方。」諸葛復皺眉道。
「遠道而來,來了又不打。這幫人吃飽了撐的啊。等等,不會是吐蕃針對大唐的計策吧。」 李德謇突然驚道。
「哎,但願不是吧。」諸葛復嘆道。正在這時,錦衣衛一名千戶走了進來,將李道宗的密報交給了諸葛復。
諸葛復拆開信,仔細看後,嘆道。
「哎。最擔心的事發生了。吐蕃勾結莫臥兒帝國和迦摩縷波,興兵200萬寇我藏州。如今羊同和蘇毗已被滅國,聯軍已向藏州進發。先鋒10萬騎兵,已兵臨鐵血堡。
鐵血堡有鐵血營鎮守,其餘士兵都在定土城準備防守。藏州危急了,幾位老將軍已經做好與定土城同歸於盡的準備了。」
「什麼?200萬?藏州只有10萬兵馬,如何能擋。」 柴令武驚道。
「節帥,如今吐蕃方向有200萬大軍進攻藏州,我們這又被50萬西域聯軍牽制,該怎麼辦?」李景恆急道。
「計劃更改,不能跟西域聯軍拖延時間了。要儘快結束這邊的戰事,然後支援老將軍們。安西軍全軍出擊,飛龍軍迂迴到敵人身後。我要一戰將西域諸國打的爬不去來。」諸葛復看看地圖說道。
「那藏州怎麼辦?節帥,那還有咱6000老弟兄等着咱們去支援呢。」廖思遠急道。
「沒辦法,打不退面前的敵人,我沒有多餘的兵力啊。」諸葛復嘆道。
「節帥,軍師,末將知道此事為難,但是你是我大唐的諸葛武侯,你肯定有辦法的。末將求你了,原來的老夥計們已經不剩多少了。軍師不能見死不救啊。」廖思遠跪地哭道。
「節帥,在下有一策,或可解節帥之憂。」狄仁傑笑道。
「哦?懷英之才不在我之下,有何良策。」諸葛復喜道。
「不敢當節帥謬讚。在下以為,西域諸國敢公然對抗我大唐,無非是有利可圖。西域諸國國小而貪利,吐蕃之謀不過是讓西域諸國牽制我安西軍而已。西域諸國要是見大軍傾巢而出,必然躲避而去,我軍始終要疲於防備,實屬下策。
就算與西域聯軍一戰,我軍必有傷亡,大軍剛經大戰,軍士疲憊,不利於後期戰事。
不如遣使入敵軍,曉以利害,許以利益。若是能勸退聯軍,我軍就可支援藏州了。」狄仁傑說道。
「懷英之謀,我也考慮過。只是如今吐蕃勢大,恐難以勸退西域聯軍。」諸葛復皺眉道。
「節帥,勸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威逼。遣使談判的同時,我安西軍大軍壓進。如此一來勝算頗大。」狄仁傑笑道。
「嗯,可行。只是何人可為使?」諸葛復問道。
「在下願為使者。」狄仁傑抱拳道。
「懷英,此去危險。你可想好?」諸葛復問道。
「在下承蒙陛下厚愛,未考取功名,就委以重任,在下怎能不以死相報。在下願為帝國,為陛下竭盡所能,甘願赴險。」狄仁傑正色道。
「懷英真忠臣也!好,本都督現下發節度使令,待懷英出使之時。
郭老將軍率安西都護府5萬府兵左路出發,黑齒常之率5萬安西都護府府兵右路出發,我自領5萬飛貂軍作為中路。李德謇率飛龍軍提前出發,經于闐繞至疏勒城附近。
待我大軍進逼之時,李德謇率飛龍軍圍其後路。
若懷英未出,而敵軍有出營作戰的意思,眾軍擊之。」諸葛復下令道。
「諾!」眾將抱拳應命。
「廖思遠,本都督予你2萬飛龍騎,你立刻出發前往鐵血堡。若鐵血營還在,能救則率軍救出,前往定土城。若鐵血營已全部陣亡或不能救,則直接率軍返回定土城。到了定土城,聽從江夏王指揮。
切記不可戀戰,不可衝動。否則軍法難饒。
2萬飛龍騎亦是我們的手足,於後期戰事有大用,不可有失。」諸葛復說道。
「諾!節帥放心。」廖思遠站起身,抱拳大喜道。
「孟將兄。立刻籌備大軍所用器械糧草,以備後用。並徵集鄉勇,協助城防軍守城。通知昌州刺史,命其徵調兵馬5萬,前來助守。」諸葛復說道。
「屬下遵命。」張柬之抱拳道。
「來人,本都督要上奏情況,請求聖人發兵。立馬準備筆墨,飛鴿伺候。」諸葛復高聲道。
幾日後的大唐長安城內,李承乾一身戎裝站在兵部沙盤前,身旁坐着李世民和其他朝中重臣。薛仁貴拿着杆子指着地圖說道。
「陛下,東北地區室韋和靺鞨諸部聚兵30萬進攻我遼東地區,高麗王已下令麾下10萬軍隊集結向遼東進發。
敵軍勢大,現遼東僅剩遼東城還在堅守,但是能不能守到高麗王來,就不好說了。
安西節度使奏報,西域小國聯軍50萬屯兵於伊塞克湖。但據至慈所報,西域聯軍沒有進攻的意思。至於有何企圖,正在調查。
息王李建成(貞觀二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的三子河東郡王李承德,勾結對大唐不滿的世家門閥,打出為息王報仇的旗幟,引來不少息王舊部投靠,現強徵兵馬10萬,佔領汾州。
對外散步謠言,說太上皇無辜斬殺息王,威逼高祖傳位。太子非太上皇親生,乃太后私通他人所生。」
「哼,這種狗屁理由都能想得出來。我李家怎麼出了這麼個貨色。」坐在上首的李世民冷笑道。
「對了,藏州那邊有何消息?」李承乾皺眉問道。
「沒有。」薛仁貴答道。
「哎!恐怕藏州已經危在旦夕了。」李承乾嘆道。
「陛下,何出此言?」身旁的兵部尚書,大唐講武堂副校長李靖撫須問道。
「伯父啊。如今東北,西邊和我大唐腹地皆有敵人,可謂烽煙四起。反而最應該出事的藏州反而毫無消息。這兩天我一直在想,藏州是不是-」李承乾皺眉道。
「太安靜了?」李世民插嘴道。
「對,就是太安靜了。所以我料想,這發生的一切,都不過是為吐蕃在藏州搞事服務的。」李承乾點頭道。
「可是,大郎啊。吐蕃還有能力搞事嗎?就他們僅存的這點實力,還有能力搞事嗎?」李世民不解道。
「哎,太上皇。恐怕陛下料想的是對的。這是至慈剛送來的密報。」長孫沖從門外走進來說道。
李承乾接過密報仔細看完後,將密報遞給李靖。李靖看後大驚道。
「什麼?200萬大軍進攻藏州。」
「200萬?那藏州和西域豈不危險了。」李世民大驚起身,急忙搶過密報看到。
「松贊干布好大的手筆啊,我的娘啊,200萬。他這是給莫臥兒帝國和迦摩縷波多少好處,他們出這麼多兵幫他。」長孫無忌咂舌道。
「阿耶,這不是松贊干布搞得。據錦衣衛情報,這是莫文那個叛徒搞得事,松贊干布因為身體不適,已經將吐蕃國事托於那個叛徒了。」長孫沖搖頭道。
「身體不適?恐怕是想一旦戰敗,有個替罪羊吧。」李承乾冷笑道。
「大郎。如今情勢,當如何?」李世民問道。
「哼哼,莫文好算計啊。一下子就給我弄出了這麼多險情。如今形勢看似危急,實在並非無法可解。」李承乾冷笑道。
「哦?原來陛下已胸有成竹了,請陛下明示。」魏徵高興道。
「東北地區室韋和靺鞨諸部生活艱苦,裝備簡陋,沒有系統的軍事訓練和指揮體系。雖然悍勇人多,但以恪弟之才和麾下邊軍之勇,室韋和靺鞨諸部當不足為慮。
莫文不過是想靠這區區30萬人馬牽制我安北都護府,單州等東部軍力罷了。朕就如他所願,哼,只不過他想多了。
傳詔,任高麗王李恪為平東大都督,率麾下10萬兵馬,及幽州兵馬平定遼東之亂。命李素立率安北東都護府向東直擊室韋和靺鞨諸部老巢。
竟然敢攻擊我大唐,室韋和靺鞨諸部也不必留着了。告訴李恪和李素立,朕要經此一戰,徹底拿下室韋和靺鞨諸部所在之地。記住是永遠歸於大唐,至於怎麼做,他們心裏清楚。」李承乾拿着木杆將沙盤上插有室韋和靺鞨諸部的旗幟,全部掃掉。
「西域之事,按至慈所說辦理。升狄仁傑涼州刺史,安西節度使長史,加上護軍,領兵部尚書,出使西域聯軍。
聯軍若退,率軍協助藏州。
告訴至慈,此次乃是無奈之舉。等吐蕃之事結束,朕允他不用上請,擇機吞併西域諸國。」李承乾又走到西域沙盤前,拿着木杆將沙盤上插有西域諸國的棋子掃掉。
「至於汾州之亂?表兄,此次附逆的世家門閥有哪些?安陸王(李承道)有何反應和李元吉五子有何反應?」李承乾看着大唐疆域沙盤問道。
「附逆的門閥世家只有清河二崔,崔氏因被陛下於貞觀十年下了禁婚令,禁止與\"七姓十家\"互相通婚,一直心懷不滿。
貞觀十六年,崔家清河大房長子違反唐律,私設刑堂,虐殺下人,被陛下下令處死長子,並責罰了崔氏一族。
因此崔氏一族對陛下心存恨意,叛逆李承德起兵造反,崔氏附逆。李逆曾邀請其他世家門閥一起反叛,其餘門閥世家將李逆使者押送當地官府,並聲稱誓死擁護陛下。
至於安陸王和巢王李元吉五子嘛。巢王李元吉(貞觀十六年,李世民追封巢王)五子,高祖武德九年因巢王引兵逼宮,欲圖謀害高祖和太上皇之事,被貶為庶人。
陛下自貞觀元年始,曾多次私人接濟五家極多。登基後又封了五人郡王爵位,巢王五子對陛下一直是感恩戴德,因此安分守己,未曾參與此次叛亂。
安陸王得知李逆謀反,大罵李逆大逆不道,欲害死息王一脈。並撕毀李逆書信,又親筆上書表達忠心,並希望能前往汾勸服李逆投降。」
「哎!大兄,四弟,我們上一輩人不得已手足相殘,乃是我們都有機會問鼎大寶,要不然我們又怎會刀兵相見。
時也,命也。如今高明澤披蒼生,萬民敬仰,大唐因高明而強盛,高明皇權已不可撼動。承德不可能成功的。大兄啊,你若在天有靈,為了我們兄弟拼死打下的大唐,就託夢承德投降吧,莫在手足相殘了。」李世民嘆道。
「表兄,安排錦衣衛暗中密切監視安陸王和巢王李元吉五子,命薛仁貴為河東道大總管,率右威衛和河東道各州兵馬平定汾州之亂。」李承乾面無表情說道。
「下詔:玄武門之事,天下共知。乃太上皇被逼無奈而行自衛之事。太上皇侍父以孝,孝感天地,人人盡知。登基乃受命於天,高祖親書禪位詔書,何來威逼一說。
朕李承乾乃李唐皇室子孫,此事宗正寺、宮內宮人侍女皆可作證。
河東郡王李承德大逆不道,玷污聖譽,造謠惑眾。褫奪李承德河東郡王,逐出皇室,貶為庶人,流放黔州。
朕的大王兄想去,就去吧,朕希望大王兄能勸承德迷途知返。」李承乾說道。
「阿耶,只要承德投降,我不會殺他。」李承乾笑道。
「嗯!輔機給我下敕旨:朕對得起天地祖宗,朕一生做過很多錯事,但唯獨不敢以勢逼父。
新皇承乾乃朕嫡出,乃我大唐名正言順的繼位之君。
意思就是這個,輔機你和玄成等潤色一下,以朕的名義昭告全國。」
「中書省按朕的旨意起草詔書和剿賊檄文,門下省審核完後,呈朕御批,與太上皇敕旨同發天下。」
「諾!」長孫無忌父子抱拳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