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潭州到京城一路近兩千里,先上官道後轉水道,等入了順天府又下船重新上岸回官道繼續趕路。
潭州地處南方,坐船對孟半煙來說不是難事。尤其這幾年難免要去鄉下收糧食,跟着運糧船一路幾天不落地也是常有的事。
但像這次這般一連大半月都在船上吃喝過夜,還是太難為人了。等到她再次腳踩上土地時,還沒等感慨北地風光果真跟南邊不一樣,就先歪過身子噦一聲,吐了。
「還說不暈不暈,不暈怎麼還吐成這樣。」孟海平走在孟半煙後面,上岸看見女兒在一旁彎腰幾乎要把心肺都吐出來的樣子,也忍不住上前給她拍背止吐。
孟海平常年在外行商,近幾年長居京城,也從不是只動動嘴就算管了事的人。他下手向來不輕,這會兒即便已經儘量收着勁兒,也還是拍得孟半煙心肝兒直顫,差點沒背過氣去。
「別拍別拍,越拍越難受。」
翠雲比自己還暈船,這會兒才軟手軟腳挪到甲板上沒下來。孟半煙身邊沒人,順手就扶住了孟海平的胳膊,另一隻手扶在自己膝蓋上,彎腰喘息了好半晌才重新站直。
「好了,沒事了。」
「臉白成這樣還沒事?等會兒到了驛站讓倉哥兒給你把把脈,實在不行停下住兩天再動身也不遲。」
父女兩個上了船,再怎麼避也免不了抬頭不見低頭見。三兩天後,孟半煙就慢慢學會了如何跟孟海平相處。
要是不提以後,父女兩個也能坐下來同桌吃飯。有時說起以前舊事或是聊起當年故人,甚至還能有說有笑,看在旁人眼裏便是這一對父女終於沒了隔閡,講和了。
但只有孟半煙和孟海平知道,這些和睦不過是表象。
孟半煙拖家帶口進京,有心在京城立下腳來重新把買賣支應起來,要是相看順利說不得還要在京城嫁人,這樁樁件件的事不管哪一件孟海平都少不了要插手。
既然繞不過去,就只能暫時和平共處。自己心裏那點疙瘩算不得什麼,把孟海平當做一樣自己生意場上不得不往來的人,也不是很難接受。
但此刻聽到孟海平這麼說,孟半煙還是忍不住了冷了臉,「之前爹說接了京城的信,急得連端午都沒讓我在家裏過。怎麼現在又不着急了?今晚在驛站休息一下,明天還是早些出發吧,我在路上折騰夠了。」
這話說得忒不客氣,聽得孟海平身後兩個小廝都忍不住暗自咂舌,這大姑娘脾氣太硬,往後還指不定出什麼亂子呢。
只有孟海平聽了這話嘿嘿一笑,也不反駁。當時在潭州一直催着女兒出發,他確實是怕女兒一拖再拖。
等過了王春華成親又要等過完端午,那之後天氣漸漸熱了路上辛苦還等不等了,要是王春華在張家過得不順,是不是就得一直這麼等下去了。
這話沒法直說,只能借着京城來信催促孟半煙出發。所以這會兒就算被女兒擠兌他也不覺得有什麼,轉頭便吩咐下去,今天不趕路去驛館歇息一日,明天回京。
驛站離碼頭不遠,這時候跟三節兩壽都不挨着又不是年底,驛館裏人不多,孟海平用一個虛捐的官職也分到了一個不小的院子。
一路北上,從孟家帶出來的人都累得不輕,孟半煙算是精神最好的,坐下歇了一小會兒喝了杯熱茶就好了許多。
「利媽媽,你別忙了,就住一晚上收拾那麼些幹什麼,把床鋪出來,到時候咱們將就一晚就好了。」
「那不行,我打聽了,這裏離京城沒多遠的路了。瞧瞧這驛站還有這裏頭的官吏,真是跟咱們那兒不一樣。瞧那精氣神兒,咱們也不能讓人看輕了去。」
利媽媽是孟半煙的奶娘,本來這次也沒打算帶她來京城。可老太太一聽不帶她,登時就哭得要死要活,唬得孟半煙頭都大了。
還一個勁的說,怎麼連茶樓里那兩個樂女沒落下,偏偏就落下了自己,是不是嫌自己年紀大了是個累贅。既如此,那怎麼孟大又能去京城,反正怎麼說就是一個意思,她也要跟着。
孟半煙跟她說,兩個樂女帶上是因為她們無處可去,自己到了京城又說不準是什麼情況,萬一要做生意她們也能抵用。
不帶她是心疼她年紀大了經不得奔波,京城又在北地怕她水土不服。她就反駁說真心疼她就把她帶上,連帶自家兒子媳婦一起跟着。
往後不管你是做生意還是嫁人,難道不要陪嫁?難道放着自己奶娘奶兄弟不用,還要去用不知根不知底的外人不成?
孟半煙原本的心思全都放在生意和家產上,對孟海平說的相看人家嫁人這事,壓根就沒真的往心裏去。聽利媽媽一說,才想起來嫁人還得準備陪嫁的人,這才不得不又勞累這老太太跟了一路。
利媽媽年紀不算小,但心裏確實有成算。這一路把孟半煙的衣食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條,這會兒她說要鋪床孟半煙也不敢反駁,就由着她去折騰了。
鋪好床,本來孟半煙還想先睡一睡再起來吃飯,沒想到門口一陣急促腳步聲,隨着而來的便是陣陣敲門的動靜。
「誰啊。」
「大姑娘,是我,阿柒。」
一聽聲音孟半煙就已經認出來了,開門瞧見站在門口的果然是一身勁裝又沒做男兒打扮的阿柒,孟半煙終於露出這一路上最真切最肆意的笑。
上前一把摟住阿柒,就忍不住連連發問,「你怎麼來了?京城裏怎麼樣啊,地方大不大,人是不是真比我們南邊要高大些。房子貴不貴?吃的呢,能習慣嗎。孟大呢,我們這一路都累夠嗆,他年紀大了沒生病吧。」
「姑娘別急,坐下聽我慢慢說。」
阿柒感受着孟半煙環抱自己的力度,就知道這一路過來她心裏一定多有不安,「大家都很好,北邊比咱們那兒干,都沒什麼梅雨天的說法,孟大叔叔過來這麼久連膝蓋上的風濕都沒犯。」
驛站的房間佈置得很乾淨也很簡單,兩人隔着茶几坐下,孟半煙又把阿柒上下打量過一遍,才算放下大半的心。衣裳是新做的,布料尋常樣式卻跟潭州大不一樣,能有心情去做衣裳,至少日子過得不會太難。
「可說呢,在家的時候過完端午就該熱起來了,雨卻又不停,攪和在一起又悶又熱,一天換三身衣裳都還不夠。」
翠雲翻撿出包袱里的茶葉,給阿柒倒了一杯熱茶。北邊比南邊熱的晚,這都進了六月了都算不得多熱,太陽曬着的時候熱,進了屋就舒服了,對於從潭州來的眾人來說,實在是新鮮又有趣兒。
「別打岔,你等我問完你再說這些。」被翠雲這麼一插嘴,到了嘴邊要問的話又忘了,孟半煙提起一口氣懸到喉嚨口來回兩遍愣是沒想起來。
還是阿柒笑着主動把話接過去,「大姑娘別着急,京城太大了,有什麼事還得您親自看過走過體驗過,才好說後面的事。」
阿柒當初跟着武承安的車隊進京,除了前兩天有些拘束,後面就很順利跟車隊裏的人混熟了。
尤其秋禾,知道阿柒是替孟半煙先行探路的以後,就對她和孟大幾人十分客氣。有時趕路不那麼累,還會坐在一起跟她說一說京城裏的趣事兒。
阿柒從小在街面上混大的,最擅於從旁人的隻言片語中捕捉自己想要的信息。這一路到京城,即便還沒親眼見過也算不得睜眼瞎。
「姑娘,京城的街都和我們那裏不一樣,橫平豎直的被分成好些坊巷。等明日你到了,第一件事就是要學着分東南西北,要不連問路都不容易。」
阿柒和孟大剛到京城就鬧了笑話,和武承安分開之後,找了個客棧先住下。住下之後本是想要在京城多逛一逛,哪知一出門就繞暈了頭。
走了半晌不但沒找回客棧,反而徹底迷了路。走到路邊問人,人一開口就說向北多少再向南多少,聽得阿柒一頭霧水。
「我跟那老爺子說,您就跟我說個左右上下就行了,他還連連擺手,反問我那我要是轉個背,這左右上下不就顛倒了,還怎麼指路。」
阿柒被老頭兒繞得越發暈,一時之間也沒法反駁。最後還是個好心的大娘,領着她走了一大截,才找到回客棧的路。
起先孟半煙對來京城的考慮只停留在銀錢和飲食上,現在聽阿柒這麼一說,才驚覺自己還是太嫩了,好些事考慮得不周全。等真正安頓下來,說不得要先花大精力把京城摸透了再說。
「不過姑娘要是真想在京城重開酒坊,我看怕是不容易。」說夠了閒話兩人又說回正事。阿柒到了京城才見識到什麼是萬國來朝都城,「京城什麼都貴,房子貴吃的貴紙貴米貴,就連燒火的柴都比潭州貴上好些。」
「普通一進的宅子,地段好些清淨些的隨隨便便七八百兩,裏頭還多有要修補的地方。二進的宅子沒有下一千五百兩的,就這還有錢買不着好的。」
阿柒和孟大安頓下來以後,就帶着小拾小玖開始各處訪宅子。
京城東貴西富南貧北賤,東城的府邸住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勛貴大臣,用不着看。西城住的一半官員一般巨賈,也夠不上。
南城說是貧其實不如說是雜,小官小吏商人工匠,乃至各番邦來京謀生的,都多聚集在南城。有些坊巷治理得好,跟西城也差不了什麼,但要是挨着花柳巷番人胡人的地盤近,那就真是又亂又沒錢,沒得安寧。
「大姑娘不來,買宅子我和孟大是怎麼都不敢的。就先賃了一處二進的宅子下來,在南城寧安巷。地方離西城很近,住的大多都是些外地來的七八品的小官兒,地方不大但勝在安全。」
「好好好,幸好讓你先來探路。要不我來了也是兩眼一抹黑,要麼只能寄人籬下,要麼帶着這麼老些人住在客棧自己慢慢摸索。花錢費心不說,主要是沒個落腳的地兒,怕是大家都不安心。」
兩人聊得起勁,連外面什麼時候天暗下來都沒注意。直到孟海平親自過來敲門催女兒出去吃飯,眾人才發現外面已經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
孟半煙帶着阿柒跟在孟海平身後,阿柒便趁機沖她使一使眼色。
她有些拿不準這父女兩個現在是個什麼關係,等進了京城到底要怎麼安排。她有些不願進侯府,京城裏的高門大戶水太渾,不是自己這樣的人能擺弄得清楚的。
孟半煙看懂了她的意思,伸手在她手背上安撫着拍了拍,示意她自己的打算沒有變,讓她放心。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