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林幽,溪水潺潺。
「般般!」
聽說三個不請自來的彭氏奉錢童子意在買山錢,麟山幼主立刻惱怒地叫了一聲。
蘊藏着麟山山韻的買山錢與這個小傢伙氣息相連,此前曾被古銅精奪走化為錢蛇,又被齊敬之和老魈合力奪回,如今已成了般般一路上吃香喝辣的保證。
在小傢伙看來,奉錢童子們的魚紋鏤空大錢上雖然也有神韻流轉,卻遠不及買山錢上的山韻濃郁、親切,尤其是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乃是實實在在的無用之物,而三個想要以無用之物換取有用之錢的青衣童子,自然也就成了般般眼中的壞東西。
幾乎同時,一旁的小和尚刷的一下拔出了腰間短刀。
這柄百鍊堅刀乃是他吞噬陰魔、煉化六賊所得,刀身上光華流轉、五色煥然,更透出一股森寒鋒銳之意,刺人眼目、直指人心。
六賊堅刀一出,小和尚無須開口,在場眾人卻仿佛聽見了他的心聲。
「大兄的錢便是我的錢!」
「爾等賊廝鳥異想天開,妄圖以劣幣換取良幣,真當齊家二爺是吃素的?」
再看那三個由青鴨所化的奉錢童子,俱是神情恍惚、眸光呆愣,口中竟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分明是被六賊堅刀的刀光懾住了心神。
見狀,驪山廣野輕笑一聲,朝般般和虎禪道:「兩位莫要惱怒!若是我沒看錯,這些鯨文大錢乃是赫赫有名的彭氏輕影錢,頗有幾分玄妙之處,尋常人縱有千金亦不可得,可絕非什麼劣幣!」
「鯨文?輕影錢?」
包括齊敬之在內,三個從麟山來的土包子都是一怔,目光齊齊落向那些鏤空大錢上的古樸魚紋。
「不錯!說起這輕影錢……」
驪山廣野一伸胳膊,從一個奉錢童子的指縫間取了一枚鯨文大錢,隨手向上一拋,就見這枚鏤空銅錢略略浮空之後又翩然而落,竟好似鴻毛一般輕盈。
驪山廣野又將銅錢接在掌心,朝三個土包子展示道:「還請諸位細觀之。」
齊敬之凝神看去,只見在正午明亮的日光下,這枚輕影錢紋絲不動地躺在驪山廣野的掌心,但它的影子兀自隨風而動,正不停變換着形狀。
「輕若鴻毛、身止影動,故名輕影錢。」
驪山廣野得意一笑:「據說此錢有通玄之能,能溝通無極之野中一處名為『影鄉』的秘境,若是積攢的數量足夠,還能從影鄉生靈手中換取諸多玄妙詭異之物。世兄將來入野遨遊,若是能有此物傍身,說不得就有什麼意外之喜。」
「影鄉?」
齊敬之面露訝異之色,卻是由這個名稱聯想到了曾經聽說過的鏡鄉、夢鄉乃至白雲鄉。
就在這時,山外方向忽然傳來一道破風之聲。
齊敬之轉頭看去,就見正有一個物件掠空而來,其大如斗、其圓如球,通體描金畫彩,更雕刻有一張臉,慈眉善目、笑口常開,瞧着很是討喜。
這個模樣奇特的木球無翼而飛、不脛而走,在山溪中幾個起落就已經落在亭中,不停點地作叩首狀。
與此同時,茅亭中隱隱有梵音佛唱迴蕩,一股淡雅雋永的檀香飄散開來,縈繞於眾人鼻尖。
「嗯?」
小和尚忍不住輕咦了一聲,只因他的六賊堅刀竟好似受到了某種無形的壓制,刀光忽而黯淡了幾分。
彭氏的奉錢童子們倏然回神,待看清了那個正在蹦跳點地的木球,連忙避讓到一旁,不敢受其叩首之禮。
領頭的童子更是略一猶豫便攤開雙手,將掌中的九枚鯨文大錢恭敬奉上。
木球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毫不猶豫地一躍而起,張口將這些輕影錢盡數吞了下去。
一旁的驪山廣野輕咳一聲,將自己手裏那枚輕影錢朝木球一丟,也立刻被對方張口笑納。
「世兄可還記得福崖四痴?眼前這位便是『一言不發』真覺禪師座下的木球使者了!」
「真覺禪師修閉口禪,於寺中接待善信時,便是由這位使者代為呼仆延客。禪師下山化緣,也是它常伴左右,逢人躍擊、如首稽叩,每入侯門戚里、富賈大商之家,人皆笑而迎之,爭相解囊輸金。許多年下來,募金何止百萬?」
齊敬之目露奇光,一邊打量木球使者,一邊點頭道:「當初提到真覺禪師,你還賣了個關子,想來禪師能成為福崖寺名聲最響的知客僧,便是這位木球使者出了大力。」
「難怪世人皆說,客不離貨、財不露白。不過是般般和虎禪一番打鬧,散落了些許買山錢,竟就引得彭氏和福崖寺兩家紛至沓來。」
說罷,齊敬之便朝般般和虎禪使了個眼色。
兩個小傢伙何等機靈,立刻撲向桌上的買山錢,齊心合力往虎君玉盒裏猛塞。
驪山廣野見了卻是搖頭,顯然是覺得兩個貪財的小傢伙在做無用功:「奉錢童子到此,彭氏族人定然就在左近;木球使者既至,真覺禪師同樣相隔不遠。」
「這兩家在都中都有不小勢力,既然兩個小傢伙捨不得買山錢,世兄不妨將用處不大的楓香脂、空青等諸般奇物拿出來與這兩家交換,有小弟從旁見證,保證世兄不會吃虧。」
早在歇馬棧時,驪山廣野就曾建議齊敬之搭上真覺禪師,將楓香脂所凝聚的奇香寶石供於佛前,換取一些在國都行走的便利。
此時聽他舊話重提,齊敬之也不猶豫,當即手掌一翻,已是取出了一個青銅瓿,瓿蓋上盤着一條青銅蛇,蛇身中蘊藏的山韻之盛,比之桌上的買山錢多出何止百倍。
真要說起來,當初麟山中的錢蛇除了有小部分死在了月母神廟,其餘大部分都死在了上清大洞三景靈壇之中,後者身上的銅綠和山韻都便宜了空青屍,變回了普普通通的古銅錢,反倒是月母神廟中的少量買山錢無暇收拾,反倒有山韻留存,着實是用一枚少一枚。
與此同時,齊虎禪不用大兄吩咐,已是從虎君玉盒中抱出了一個癭樽,百般不舍地擱在了桌面上。
就這麼一小會兒功夫,山外方向已是悄無聲息地多出了兩個身影,卻是一個老僧並一個道裝少年。
老僧的鬚髮已然全白,身形魁梧、寶相莊嚴,手持一串白玉念珠,身上一襲大紅袈裟,金絲織就、寶光燦爛。
齊虎禪見了對方這等醒目豪奢的賣相,又低頭瞧瞧自己身上樸實無華的虎皮僧衣,臉上便露出艷羨之色。
至於老僧身側的那個道裝少年,看上去年紀不足二十,容貌俊美、氣質清爽,頭戴一頂淺青色的圓角道冠,肩披一領淺青色的圓角帔帛,腳着一雙青色的圓頭鞋。
他身上那件繡滿五銖錢暗紋的道袍尤為奇特,也不知用的是何種布料,竟是輕細如霧,絕非齊絝魯縞可比。
這樣的兩個人聯袂而來,着實引人注目。
道裝少年還離得老遠就拱手為禮,朝驪山廣野笑道:「可是廣野賢弟當面?許久不見,你這個驪氏的赤火彤魚兒生得愈發圓潤了!」
不等驪山廣野回應,那道裝少年又看向齊敬之,更準確地說是看向他手裏的青銅瓿:「在下彭元寶,見過齊營尉!若是彭某不曾聽錯、看錯,齊營尉手裏拿的是空青之精?」
「原來是他!」
驪山廣野向彭元寶還了一禮,同時不動聲色地小聲道:「此人是上清童子彭元寶,乃是彭氏小輩之中名氣最大的一個,怪不得能有三個奉錢童子隨侍左右。」
他了頓,又補充道:「世兄莫看此人對我說話時這般親近熱絡,其實小弟與他並不相熟。驪、彭兩家雖然俱是都中世家,平時卻並無多少往來。」
齊敬之微不可察地點點頭,旋即好奇問道:「哥舒氏血脈最純者被稱作紫髯碧眼兒,想來驪氏的赤火彤魚兒也是同理?」
驪山廣野聞言神情一僵,訕訕道:「這等稱呼都是幼時所用,世兄也就不必掛在嘴邊了……」
三言兩語間,彭元寶和真覺禪師已然走到近前。
其中彭元寶委實是耳聰目明,竟是哈哈一笑,主動解釋道:「好教齊營尉知曉,上清者,銅之別名也;元寶者,錢之銘文也!」
「在下承蒙家中尊長錯愛,有幸以此名號行世。又因上清二字與道門有緣,我平素便喜歡作道裝打扮,其實並非道士。」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齊敬之抱拳回了一禮,開口問道:「閣下聽說過齊某?」
彭元寶的目光在般般身上掃過,點頭道:「兩位護送麟山新主入都討封,此事已在魯公上奏後轟傳朝野,更別提營尉一路上多次使用過買山錢了。」
「此錢關係到百年前的一樁大案,已經引得不少有心人矚目。更別提我彭氏自上古之時起就一直擔任錢府上士之職,大齊這一支更是世世代代為國主看管內府,闔族修行從始至終都着落在一個錢字上,自然比旁人還要多關注齊營尉幾分。」
聞聽此言,齊敬之不由瞭然點頭。
當初在巢州龍母壽宴上,錢小壬就曾宣稱銅錢乃是上古聖賢所制的世之神寶,對其中蘊藏的聖道仁心推崇備至,甚至還簡略提了幾句自身修行之道,便是在所謂的慳囊中積蓄下三百錢,因此逢人就討要銅錢,更把主意打到了傳說中的麟山買山錢上。
所謂彭錢不分家,彭元寶所在的都中彭氏與巢州錢氏源出一脈,乃是實打實的同行和冤家,修行之法多半就有許多相通之處,會對買山錢感興趣也就不足為奇。
一想到錢小壬那廝好歹帶着自己吃了一頓山客宴,更有焦玉浪的關係在,齊敬之就直截了當地道:「齊某與巢州錢氏、焦氏的幾個子弟頗有交情,這買山錢他們也想要……齊某與閣下只是初識,自不好越過了舊友去,今日卻是不能與閣下交易了。」
彭元寶聽見巢州錢氏之名,眼皮就是一跳,略作沉默才繼續道:「想不到齊營尉竟是如此坦蕩之人!嘿,這做買賣本就是你情我願之事,彭某自不會強人所難。」
這個出身彭氏的上清童子深深看了齊敬之一眼,臉上果然沒有半分不悅之意,反而語氣愈發殷切而誠懇:「既然買山錢沒得商量,咱們不妨談一談這壺空青之精?」
彭元寶說着,抬手朝三個奉錢童子一指:「依舊用我家的輕影錢來換!此錢迥非俗類,營尉切不可錯過!」
他說着還特意甩了甩衣袖,愈發顯得身上道袍輕細如霧、靈韻生動。
齊敬之的目光卻是落在了對方的腳下,只因彭元寶衣袖的影子明顯不同尋常,竟也是身止而影動,在自顧自隨風而舞。
彭元寶注意到齊敬之的目光,瞭然笑道:「營尉果然目光敏銳!彭某這件五銖服便是使用輕影錢從影鄉之中購得衣料,又尋天下巧手裁成,有輕身、護影、辟魔等諸般妙用。」
他說這話,本意還是想要展示輕影錢的非凡價值,齊敬之卻是眸光一閃:「護影?人的影子也需要保護嗎?」
「那是自然!」
彭元寶輕笑一聲,悠然道:「我等凡人身軀不堅、魂魄不固,得了自身靈性投射的影子就更加不牢靠了。它們會死、會病、會招來外魔,聽說還有發脾氣離家出走的,不善加防護怎麼行?」
「若要護得自身的影子周全,再沒什麼比影鄉中的奇物更好用了,而若要溝通影鄉,則以輕影錢的功效為最佳。」
「傳說影鄉之中有神、有怪、有參天之影木,而輕影錢便是影木樹葉的靈性散落人間、依附古錢而成,所以影鄉生靈才肯用五銖服這類寶物將輕影錢贖回去。」
「我彭氏別的沒有,輕影錢着實積攢了不少。營尉若肯將這壺空青之精割愛,彭某又豈會吝惜些許身外之物?」
聽到這裏,齊敬之禁不住心生感嘆:「天下之大,當真無奇不有!」
他不置可否,轉而開口問道:「我聽說上古天庭中有一位織布裁衣的天孫,曾經賜予凡人一件六銖衣,又稱雲錦天衣。」
「閣下這件五銖服與雲錦天衣可有什麼關聯?那所謂的天下巧手又是何人?」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