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民心民意

    許敬宗厲聲喝問:「誰跟你說的這些?」

    老農木訥的臉上沒什麼表情,只追問道:「沒人跟我們說什麼,我們只是來問問官人,到底是不是要增派徭役、加繳賦稅?」

    旁邊有人附和:「我們都覺得不對勁,否則何必忽然丈量田畝?這地我們種了很多年了,本就是許家的,若是丈量出與賬冊不符,是否要收回?」

    「這些地我們種得好好的,為什麼要量地?」

    許敬宗面色陰沉,覺得不大對勁,他不理會這些農夫、佃戶,回頭盯着河南府、洛州刺史府的官員,大聲問道:「你們都說了些什麼?想要抵制朝廷政策嗎?你們都是朝廷官員,非但不擁護朝廷政策,反而四處造謠、抵制國策,想造反嗎?!」

    河南府、洛州刺史府的官員閉口不言、束手恭立,任其呵斥。

    許敬宗面沉似水,喝道:「來人,去將許家人叫來!」

    偃師縣令道:「許氏家主病重,家中子侄皆前往洛陽懇請御醫前來診治,現下府中並無可主事之人。」

    洛陽許氏的家主是燕國公于志寧,但于志寧常年居住長安,所以洛陽祖宅這邊主事的是其弟於保寧。於保寧曾任瀘州司馬,致仕之後便一直在洛陽居住,聲望很高。

    許敬宗環顧四周,見到越來越多的農人、佃戶、長工自小雨之中慢慢匯集過來,轉眼已經匯聚了數百人,這些人神情木訥、寡言少語,既不鼓譟也不惹事,就只是默默的聚攏過來。

    而在遠處,負責丈量田畝的書院學子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擋住,無法繼續進行。

    有一股沉默的力量在風雨之中積蓄、醞釀,令許敬宗背脊生寒

    許敬宗掩在袖子下的手微微發抖,怒視周邊匯集過來的農人、佃戶,厲聲喝問:「誰人指使伱們阻撓朝廷施政?你們可知如此做法乃是抵制朝廷政令、違反帝國律法,形同謀逆不僅人頭落地,甚至有可能闔家連坐、夷滅三族?」

    為首那老農不理會他的喝問,只一個勁兒的反問:「你們來丈量田畝,是否要增加徭役、賦稅?」

    「絕無此事!」許敬宗斷然否認:「天下藏匿的土地太多,根本不在賬冊之上,連繪製一份精準的輿圖都做不到,豈能任憑此等境況長期保持下去?本官此番前來受到陛下委託,只量地,其餘一概不問,與賦稅更無半點干係!」

    有人將田畝與賦稅、徭役結合起來,編造了謊言,然後自己躲在幕後,將這些無知的農人、佃戶組織起來抵制朝廷政令,目的自然是要破壞丈量田畝的施行,以便於他們數十年來侵佔的土地得以積蓄藏匿在自家名下。

    可就算看破又能如何呢?

    這本也不是什麼高明的計謀,厲害之處在於他們驅使農人、佃戶站出來抵制,「法不責眾」,自己還能將這些農人、佃戶全部抓捕?

    若是當真抓捕,那就正中那些人的下懷。

    一項中樞制定的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之中遭受到農人的抵制且不說,還要依靠強制手段予以實施,這對於中樞、對於陛下的打擊是極其嚴重的。

    更為重要的是,萬一在抓捕的過程之中發生「偶然」事件,導致有農人、佃戶或者兵卒損傷,那這件事將迅速形成一場天翻地覆的風暴,將許敬宗席捲入內,遭受滅頂之災,甚至完全撕碎。

    看看眼前這些農人、佃戶們壓抑着的怒火,許敬宗心中惴惴,下意識的嘆了口唾沫。

    可現在陷入僵持,他又不能退。

    以禮部尚書之身份被陛下委以重任,這是信任的表示,只要這件事做好了,可以作為日後升遷的重要政績,而不是依靠「貞觀勛臣」的資歷倚老賣老遭受無數攻訐彈劾。

    所以明知此刻應當退避三舍、從容謀劃破解危局,但許敬宗卻不甘心就此罷手。

    更何況此刻一退,意味着中樞威望徹底破裂、陛下威望被碾入污泥,後果是他絕對承擔不起的。

    雨勢越來越大,匯聚過來的農人、佃戶、長工也越來越多,丈量工作已經停下,氣氛愈發凝重,隨時都能爆發出危險。

    許敬宗怒目圓瞪,厲聲喝叱:「放肆!汝等意欲造反不成?還不速速退下,莫要阻撓中樞政令之施行!」

    還是為首那老農,面無表情淡定道:「我們不管什麼中樞政令,當初我們吃不飽飯賣兒鬻女以求苟活的時候,中樞在哪裏、陛下在哪裏、你又在哪裏?現在好不容易有地可種,你們就跑出來丈量土地,意欲將土地收回國有我們不懂得那些大道理,只知道若是將田地收回,我們就無田可種,就得餓死。」

    大雨傾盆而下,雨水順着老農皺紋如溝壑的臉上淌下,他們的目光木訥悲傷,矮壯的身軀在雨水之中挺拔如槍。

    「沒錯,我們不管什麼政令,我們只想活着!」


    「我們不偷不搶,憑力氣種地,要繳稅、要納租、要攤派徭役,這還不行嗎?為何不能給我們一個活路?」

    「現在是盛世啊!難道盛世之下卻要我們無地可種,只能等着餓死嗎?」

    人群開始憤怒起來,神情憤然七嘴八舌,逐漸凝聚成一股怨氣衝天的氣勢。

    「退後!退後!」

    阿史那忠策騎上前,厲聲呵斥:「都在這邊圍攏着天使,你們想幹什麼?速速退後,否則一律以謀反論處!」

    河南府的兵卒早就遠遠的站着,根本指揮不動,阿史那忠只能驅使自己的親兵上前,將越靠越近的農人、佃戶們往外驅趕,以免氣氛爆發衝撞許敬宗。

    「都往後退!」

    親兵們不敢策騎,唯恐戰馬受到驚嚇踩踏人群,只能翻身下馬抽刀出鞘,連成一片上前將人群向後迫退。

    許敬宗大汗淋漓,臉上雨水、汗水混合,抹了一把臉,連聲道:「放下刀,放下刀,都是帝國子民、吾之兄弟,豈能白刃相向?」

    他都快嚇死了,這萬一有人不慎撞在刀口上,搞不好就能爆發一場巨大衝突,帝國軍隊持刀斬殺農人那後果許敬宗簡直不敢想。

    阿史那忠與他的親兵也害怕,趕緊收刀入鞘,但還是不能退,只能排成一排擋在人群之前,一邊連連呵斥試圖將其斥退,一邊防止人群忽然暴起,釀成更大的事故。

    雨勢越來越大,地面上泥水橫流,場面愈發混亂。

    一直旁觀的賈敦頤面色凝重的看着混亂場面,低聲對身邊的段寶元道:「何以至此?中樞政令不可阻撓,你們若是心中有鬼大可以更改賬冊甚至予以毀壞,這般鼓動農人、佃戶來對抗天使、對抗中樞,實在是兩敗俱傷的做法,得不償失。」

    他是清官,不貪墨、不瀆職,卻也知道當今天下的各項弊政,譬如各地的土地賬冊便是一塌糊塗,世家門閥侵佔的土地越來越多,但賬冊上的數量卻不增反減,以此來豢養更多的人口,又不必上繳更多的賦稅。

    雖然不知中樞「丈量田畝」的真正用意,但只要將藏匿的田畝丈量出來登記入冊,那麼隱匿的人口就將無所遁形,因為田地總是需要人來耕種的,阡陌相連廣闊萬頃的土地卻無人耕種,誰信?

    若當真撂荒也就罷了,可到了秋收之時滿地莊稼、糧食滿倉滿谷,如何解釋?

    最可怕的就是中樞將不在賬冊之上的田地予以回收,這就導致世家門閥憑藉原有的土地再養不起那麼多的隱匿人口,不得不將這些人放出去,再由朝廷授予田地,使之完全脫離世家門閥之掌控

    這比強制接管鹽池還狠,直接掘斷了世家門閥賴以生存的根基。

    但即便如此,也不應當採取激烈的手段對抗中樞,譬如眼前,就算爆發衝突導致許敬宗遭受滅頂之災、政治生涯完全終結,可是對於洛陽于氏以及河南府的官員來說,也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想要阻撓中樞丈量田畝的心思可以理解,但還是應當以更為緩和的手段去謀求對抗,而不是當下這種近乎於「你死我活」的鬥爭。

    段寶元卻渾不在意,左右看了看,小聲道:「這與我何干呢?甚至與洛陽于氏都沒什麼干係。沒人鼓動這些農人,是他們自己害怕藏匿的田畝被中樞丈量之後予以回收,導致他們無田可種,這才聚集起來鬧事。雖然有些無視法度,不過到底是為了活命,可以理解。」

    賈敦頤搖搖頭:「只看房俊在河東鹽池的強硬手段,便可知中樞對於世家門閥的態度,許敬宗不可能退步的,他若是退步就等於結束自己的仕途生涯,而最終退步的還是你們,因為你們太過於囂張,已經越線了。」

    段寶元淡淡道:「是中樞先越線的。」

    中樞與世家門閥之間,始終都有一條線,雙方雖然並無契約,但各自遵守,無所突破,兩相安好。

    在太宗皇帝登基之前,這條線是「皇權」,只要世家門閥認可、擁戴李唐皇族的統治,那麼中樞可以給予世家門閥在各地的「治權」,皇帝與門閥共天下。

    等到太宗皇帝登基之後,這條線被突破了,中樞不能忍受世家門閥割據一方、轄治州縣,動輒參與皇權之更迭、甚至「興一國滅一國」「廢立皇帝」,對世家門閥開始施以打壓。

    而如今李承乾登基,更是將太宗皇帝的國策貫徹得更為徹底,他要收回世家門閥對於各地的「治權」,政令行於州縣、權力收歸中樞,掘斷世家門閥的根基,使得世家門閥空有名望卻再無統治州縣之事實。

    這讓世家門閥如何能忍?

    直接對抗是不敢的,但可以蠱惑人心、裹挾民意,以「無田可種」去嚇唬農人,挑撥農人站出來與中樞對抗,阻撓丈量田畝的施行。

    你皇帝陛下不是講究「仁愛」嗎?

    那就看看你是否敢對普通農人動刀動槍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



  
相關:  房俊房玄齡  天堂錦繡  明星製作  錦繡大唐之長安房俊  房俊房玄齡是哪部小說  錦繡大唐房俊  房玄齡房俊    獵妖高校  九龍奇案錄  萬古天帝  菜刀通天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天唐錦繡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民心民意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3s 3.9781MB

搜"天唐錦繡"
360搜"天唐錦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