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永遠都是太極宮的命門所在,得,則生;失,則死。一筆閣 www.yibige.cc
原本作為「北衙禁軍」首領、戍衛宮禁、奉皇命鎮守玄武門的虢國公張士貴,當時局緊迫,玄武門的重要性一再拔高,便陡然之間不再讓人那麼信任……
尤其是李勣的種種詭異舉措,更是令太子意識到不同尋常之處,這才有了房俊雨夜抵達玄武門下,與張士貴開誠佈公一番談話,試圖將其徹底拉到東宮這邊來。
但現在張士貴雖然並未有異常舉動,卻以戰局緊張、危險重重為由封鎖了玄武門,導致東宮與右屯衛之間的信息傳遞中斷。
休說太子心性不夠堅定,任誰面對此等局面,都難免患得患失、如坐針氈……
李君羨沉吟一下,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殿下,玄武門關乎殿下之安危,甚至說一句生死繫於此也毫不為過,豈能操於旁人之手越國公固然有所規勸,但虢國公性格剛硬,未必聽從,萬一其死心不改,對於殿下,對於整個東宮來說,實在是太過危險……末將斗膽,自請赴玄武門刺殺虢國公,若事成,可與右屯衛裏應外合徹底剿滅『北衙禁軍』,殿下進可攻退可守,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李承乾端坐不動,少頃,方才搖搖頭,溫言道:「將軍何故全力輔佐於孤」
「百騎司」乃是帝王爪牙,不隸屬於朝廷三省六部十六衛之中,直接受命於皇帝,由此可見其性質與地位。但事到如今,李君羨卻已經成為李承乾身為最為信重的臣子之一。
李君羨愣了一下,雖然不解太子為何有此一問,忙道:「殿下仁愛寬厚,有上古聖君之風範,故而末將衷心折服,誓要任憑殿下驅策,死不旋踵!」
李承乾笑起來,緩緩道:「將軍亦乃父皇之心腹肱骨,如今帝國正統面臨危機,毅然決然歸附於孤,攜手面對氣焰囂張的叛軍,不已個人之生死為念,只為維護帝國正朔、救關中萬民於水火。但是既然將軍能夠有這樣的覺悟,又怎知虢國公沒有呢」
李君羨無語。
我的殿下,這能一樣麼若是在平時,您自然可以想盡種種辦法對張士貴嘗試予以收服,成或不成,無關緊要。可眼下是什麼時候一旦前邊東宮六率抵擋不住叛軍兇猛攻勢,兵敗如山倒,您就必須立刻退出玄武門前往右屯衛,而後撤往河西諸郡才能保證安全。
可若緊要時刻張士貴封死玄武門怎們辦
豈能將您的性命、東宮的安危放在張士貴是否忠於帝國、胸懷大義之上
那是陛下的死忠,面對陛下的命令萬死不辭的那種!
當然,如果陛下活着張士貴絕無可能投奔東宮,現在陛下駕崩的確有可能動搖張士貴的意志……可那也只是有可能而已!
李承乾見到李君羨欲言又止、滿臉不忿的模樣,笑了笑,安撫道:「況且此刻勝敗尚未分曉,虢國公若是暴卒,將會直接影響東宮內部的軍心士氣,甚至所有依舊對父皇保持忠誠的文武大臣、各方勢力。再者說來,『北衙禁軍』乃是父皇一手組建,各個精銳剽悍、戰力強橫,若能將其拉攏過來,對東宮實力會有莫大的提升。所以,將軍之諫言非到萬不得已,孤不會採納。」
李君羨聽明白了,羞愧道:「末將思慮不周,險些壞了殿下大事,罪該萬死。」
這個時候玄武門乃是重中之重,太子擔憂張士貴緊要時候截斷退路,張士貴難道就不怕太子猝然動手,將他誅殺徹底打通玄武門
故而這個時候張士貴身邊必然防衛嚴密,想要暗中刺殺幾乎不可能。
而且「北衙禁軍」雖然人數不多,但戰力強橫,一旦不能閃電一擊將其徹底擊潰,勢必會引發極為強烈的後患。
時至今日,長安城內依舊有不少支持東宮的文武大臣,天下各地自然亦是如此,但這些人、這些勢力又有多少是真正支持李承乾這個人他們只是支持太子之身份,支持帝國正朔、
若李承乾做出殘殺張士貴這樣的事情,一經暴露,必將輿論洶湧,成為叛軍名正言順起事的最佳理由。
到那個時候,就算能夠在房俊的護衛之下撤往河西諸郡,又能有什麼作為呢人心盡失、罵聲一片,遲早亦是敗亡之結局……
李承乾見李君羨領會自己的意思,遂溫言笑道:「將軍不必如此,此番共患難,孤對將軍之忠誠、能力深感欽佩。孤非寡情之人,患難時陪在身邊出生入死的臣子,孤永不會忘。若他日吾輩剿滅叛軍、滌盪寰宇,孤誓與諸君共富貴!」
身為太子,從小就被灌輸最精英的教育,可不僅僅只是學那些四書五經聖人典籍之類,帝國儲君是否有學識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要學習「御極之術」,懂得做事,更要懂得管人。
似這等激勵許諾、邀買人心的手法,簡直不要太熟練……
李君羨感激涕零:「多謝殿下厚愛,末將甘願效死!」
他這份工作的危險性實在是太大,古往今來,能夠充當帝王「鷹犬」者,絕大多數都沒有好下場。知曉太多皇家秘辛,帝王所有的骯髒險惡都看在眼裏、裝在心裏,帝王再世之時自然是天下第一等的心腹,可一旦帝王壽元將盡,又豈能留下這樣一個隨時將他所有陰暗公之於眾的隱患
人活着的時候追逐利益,人將死的時候唯在意名聲,但凡能夠對自己的身後名有所玷污的可能,都必須予以扼殺。
更何況,就算帝王或是心存不忍或是暴卒而亡將其留下,可繼任之新君又豈能繼續重用這樣一個臣子
故而,帝王「鷹犬」要麼榮寵備至冠絕當朝,要麼身敗名裂一命嗚呼,絕沒有第三條路走。
正理來說,李二陛下駕崩之前,必然安排李君羨「暴卒而亡」,即消弭了毀壞自己的名聲的隱患,也為新君清除了障礙。但眼下李二陛下東征途中駕崩,根本來不及除掉他,而太子又遭遇關隴叛亂,只能重用他這個手握「百騎司」的重臣,完美的完成了過渡。
當然,太子心性仁厚、敦實慈愛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使得李君羨可以放下一切顧慮,全心全意的效忠太子。
……
大雨傾盆,太極殿東側一處被作為臨時指揮所在的院落之內,李靖喝了一口熱茶,看着面前程處弼、李思文、屈突詮等東宮六率將領,笑道:「莫要一副苦大仇深、憂心忡忡的神情,老夫打過的仗,比你們吃過的米還多,這一仗無論眼下如何被動,最終一定大獲全勝。」
「衛公此言當真」
「吾等也不是三歲孩童,您可能誑咱!」
幾個神情萎靡的將領瞬間振奮起來,目光炯炯的望着李靖,希望他能夠給予講解一番當下局勢,歸納一下雙方實力之優劣,到底如何能夠得出「大獲全勝」這個結論。
李靖不僅名頭響亮,軍事素養更是高深莫測,東宮六率重新整編以來,這些年青將領在李靖麾下熟知各種戰術戰略,獲益匪淺,對李靖之尊敬猶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絕。
故而雖然此刻戰局不利,但李靖既然說出這樣的話語,必然有其根據,瞬間便將眾人的士氣提振起來。
李靖喝了一口茶水,淡定道:「眼下看似戰鬥在太極宮發生,實則決定這場戰爭的關鍵並不在這裏。」
屈突詮奇道:「那是在哪裏」
李靖向北指了指,道:「在玄武門外,更在潼關。」
諸位將領若有所思。
李勣道:「當下最重要之目的,便是保住太子、保住東宮,維繫帝國正朔,不使叛軍猖獗。即便太極宮淪陷又如何太子大可以率領東宮自玄武門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