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商店到春秋 第三十六章 封建論

    御史大夫的府邸里,張猛離開朝堂後,就回到書房裏,皺着眉頭思索着,如何打消趙安改制的念頭。

    張猛身後的張氏家族,是趙國的豪貴家族,在趙國內也有封地,他自然是不希望實行郡縣制,並按照趙安按說,縣丞和縣尉的任免全部由國君說了算。

    如果真要趙安所說,國君的權力就會膨脹到失去掌控。這是他們這些貴族萬萬不願意見到的。

    張猛想到這裏,心慌得厲害,拿起筆,在案几上寫起信來,動筆速度飛快。

    趙安出招,他必須做出應對之策。

    過了一會兒,侍衛統領疾步走了過來,「主上,喚屬下來,是有要事?」

    張猛寫完信,拿起來張嘴快速吹乾,然然臉色嚴肅對侍衛統領道:「你派人將這信抄寫數十封,然後派人向各地走一遭,把這封信交給各地領主大夫。」

    「是。」

    侍衛統領收下信,轉身跑開。

    看着侍衛統領離開,張猛心下稍安,此刻他一度以為勝券在握,卻不知趙安早已預料到他的對策。

    在送往各地大夫的信封里,張猛陳述了郡縣制對領主大夫的危害,建議領主大夫聯名上書,來阻止趙安改制。

    張猛雙眸微動,望着窗外,喃喃自語:「趙丹應該會先帶頭站出來……」

    趙丹勢力龐大,他的帶頭很重要,將散亂的地方大夫組織起來,張猛還是有一定信心,趙丹能被他說服。

    趙丹雖然是國君的弟弟,但對趙王,卻早有取而代之的心思,所以他和趙丹暗地裏勾結在一起,互相幫扶。

    當然,這不是因為張猛支持趙丹作國君,而是他希望看到趙氏內鬥。

    趙氏家族一旦內耗,就難以維持獨大的局面,張氏家族趁機壯大,到時誰做趙國之主就不好說了。

    張猛還真希望趙丹一怒之下,起兵造反,又隱隱擔心齊國狼子野心,又再度兵壓邯鄲,造成趙國覆滅,誰也討不了好。

    「想不到啊,趙安有這樣的本事,以前的遊手好閒,真是裝的?」

    張猛又想起趙安,心中十分忌憚。

    想起這些日子來,趙安在朝廷上,以太子身份,代替趙王攝政,面對着丞相匯報的政務,永遠只是淡笑着,仿佛毫無意見。

    除了稅收制度,是趙安一人全權掌控,其他全然不管。

    張猛還天真地以為趙安很好說話,很好糊弄,很好控制,可以高枕無憂了,結果今天,趙安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原來,趙安早就有變法圖強的心思,一直以來只是隱而不發。

    趙安比他父親趙王還更難管控。

    一國兩制,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連他也不得不震撼,從未想過可以這麼玩,越思量越覺高明,成功的可能性還很高。

    趙安再也不是昔日的紈絝子弟,之前的默默無聞,聽說是在體察民情事理。

    張猛發覺的確如此。

    數年的沉澱,最後露出這樣的鋒芒,怪不得趙王不管趙安如何混賬,都不願意廢趙安太子之位,怕是早知道趙安的才華。

    不可小覷啊!

    張猛再三思慮,還是決定去見趙王一趟,改制一事,事關重大,趙王一向古板,未必支持趙安。

    趙王又不像趙安那般咄咄逼人,還是很好糊弄的,說不定能挑撥父子的關係。

    帶着這樣美好的心思,張猛起身去宮裏見趙王。

    宮殿內,張猛面見趙王,說起今天的廷議,用「不師古不長久」為理由,反對趙安推行郡縣制。

    趙王聽了擰眉,他在心底支持趙安執政,但對於改革還是保持謹慎態度。

    分封制,是祖宗留下的制度,他對於祖宗留下的財產很珍惜。

    從他登基以來,直到現在,年逾數十載,也沒想過變革過祖制。

    張猛看見趙王如此表現,頓時暗喜,知道有戲,臉龐上表現出憂心忡忡,道:「王上,殿下終究是年輕氣盛,剛上朝堂就想改革,但貿然變制後果難以預料,祖宗之法不可改。」


    趙王有些糾結,不過心底還是偏向趙安,搖了搖頭道:「孤已經說過,朝堂之事讓安兒決定,既然我兒說要改制,那便改制。」

    張猛不死心,繼續說:「王上!大周先王實行的便是分封制,恕臣直言,難道殿下還能比周先王還聰慧麼?」

    趙王聽到這裏,輕輕一怔。

    可以說,張猛抓住了趙王的弱點,就是趙王喜歡儒家之學。儒家非常推崇先王之道,問題關鍵在於,周代先王實行就是分封制。

    戴丞相也是儒家一員,如果在這裏,只怕也會懷疑郡縣制是否可行,先王聖人的言論是不會錯,或許是郡縣制考慮不周全?

    不是誰都勇氣站出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王上!」張猛巧舌如簧,分析利害關係道,「周先王乃真命天子,以分封諸侯之舉,收攏人心,數百年來被天下當作共主,周先王是何等人物,必然是知道什麼制度可以制天下,才選擇分封制!後來周幽王昏庸無能,烽火戲諸侯,才導致大周日漸衰落,並非分封制的緣故!」

    趙王眉頭漸漸皺起,有點被說動搖了。

    必須指出,這個時空和趙安熟悉的歷史有些改變。

    起先的武王伐紂是一樣的,西周把天下分為許多國,把國分封諸侯。這裏國的含義起先是城池,西周所在的王都被稱為「中國」。

    到後來,烽火戲諸侯也是一樣,周平王把國度向東遷移,到了東周時代,也就是春秋時代來臨,歷史走向就不一樣了。

    吊炸天的晉國不存在,親周的諸侯勢力沒有那麼強大,無法壓制住崛起的異姓諸侯。

    春秋之初,不少異姓諸侯崛起,想學武王伐紂,起兵討伐天子,以至於天下大亂,諸侯國在中原會戰,誰也不服誰。

    禍亂四起,周天子玩了個騷操作,封其他諸侯為外姓王,再度穩住了局面,自此之後,周天子名義上是天下共主,但實際上對諸侯失去控制了。

    魏王、秦王、趙王這些稱號,便是周天子之前封的,而不是自封。這一點,和地球就大不相同了。

    歷史大概是這樣的。

    現在張猛給趙王分析歷史,頭頭是道,意思很明確,不是分封制有問題,是周朝後代的昏君,才導致了大周的衰落。

    聖人和先王怎麼會有問題?

    張猛強調,分封制沒有錯,不要執行聽都沒聽說過的郡縣制,簡直莫名其妙。

    而趙王心底是認同這個觀點的。

    事實上,分封制和郡縣制,誰優誰劣還真不好說。硬要比較,反而是分封制佔據上風,全球多數國家歷史都是分封制,近代分封制的西歐和日本誕生科學和民主,先一步踏入現代化。

    分封制下的春秋戰國,文化科技進步是有目共睹,後來華夏兩年前也沒超過這個巔峰。

    統一的政權,需要統一的思想,所以有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樣一來,華夏思想徹底被桎梏住了。

    不過,華夏地理情況比較特殊,也不能一概而論,耍流氓說分封制好。

    我們北方遊牧民族同學,論打架能力是地球這個班上數一數二,不是西歐那些小領主所能比較的,華夏沒有統一政真不一定是對手。

    簡單來說,華夏沒有統一政權,可能會被遊牧民族欺壓……

    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遊牧民族南下,那一副慘景就不說了,小說家都覺得慘不忍睹不願寫這段歷史。

    當然,華夏政權統一,遊牧民族被打懵逼了,也會被逼走向聯盟,後果可能就是造就了後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出現。

    這是後話了。

    現在,天下還是諸侯國分開治理的時代,縣的概念還未正式出現。

    趙王第一次聽說郡縣制,也是一頭霧水,對新鮮事物抱有懷疑態度,被張猛一頓分析,頭腦更暈了。

    以好戰聞名的他,對於這些治國,確實不能說擅長。

    張猛嘆息道:「王上,卿大夫是您的臣子,時代守衛疆土,捍衛着趙國,若實施郡縣制,實在是寒卿大夫的心,只怕失去卿大夫的擁戴,非明君說為啊。」

    趙王眉頭緊皺,猶豫不決道:「我兒不是說一國兩制,又不是所有地區都改制。」

    「正因為如此,微臣更擔心了,有些地方改制,有些地方不改制,這種一國兩制叫地方大夫怎麼想,難道趙國要分裂不成,不是讓趙國陷入混亂?」張猛有些憂慮,誠懇地道,「王上,那些士人為了當官不折手段,微臣真的擔心殿下年少,被士人有心利用,讓地方大夫對殿下心生嫌隙。」

    「愛卿的意思,孤明白了。」

    趙王深吸了一口氣,想明白了,覺得是要管管了。

    帶着趙王的口令,宦官內侍頭目出宮,徑直往太子府奔去,說要趙王召見太子。



第三十六章 封建論  
相關:  女裝大佬的學霸人生    醉仙葫  正義的使命  特種兵之種子融合系統  醫路坦途  地煞七十二變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帶着商店到春秋第三十六章 封建論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7s 3.9942MB

搜"帶着商店到春秋"
360搜"帶着商店到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