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太陽星的行星的運行可謂齊齊整整,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而g星大艦隊的航行軌跡證明,它們並沒有打算從黃道面進入太陽系。
這算是一種極有信心的表現。因為如果從黃道面進入,柯伊伯帶,行星,小行星帶都有可能成為掩體,雖然對艦隊推進有一定影響,但也十分的穩妥,能帶來更多的安全性。
而現在以大夾角切入,就變得一覽無餘。
當g星人大艦隊進入第一秩序三支艦隊的打擊範疇內,其大概位置已經是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樣子,確認無疑已在太陽系之內。
趙文睿想了想,覺得現在也沒什麼花樣可玩,還是簡單直白的開始試探**鋒吧。
「我命令,授權第一艦隊,開始a計劃。」
隨着命令下達,第一艦隊60艘主力艦,開始調整射擊角度。
g星人的大艦隊整體上看起來就像由一根根巨型圓錐體組成的超級棗核。
每一個圓錐體都都代表着一支有着開道船的艦隊。
理論上從棗核尖縱向打擊,能夠有最大的概率傷到最多的艦船,假如真有足夠強的炮火貫穿率的話。
而現在是縱向斜側面攻擊,不是最佳,卻也還行。
4門x60艘,240門中子光束炮開火。效果看起來很是尋常。或許這跟太空中缺乏介質傳播聲音有關。
沒有聲音,再好的戲都出不來。這是某護嗓藥片的廣告詞,也適用於這裏。反正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聲音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沒有聲音,電影看起來會寡淡許多。
像現在,說白了就是240道長光束噴射出去了,在這個空闊的太空中,這樣的景觀稍微遠點,就會覺得真的不算個啥。
很多電影中,太空航行都是一路伴隨着璀璨的星光,甚至有星雲什麼的飛掠而過,隕石帶也是一片一片,密密麻麻。
實際上太空中這些基本都沒有,隕石個頭雖然可能不小,但彼此之間的距離一般都很遠,至少肉眼看不見。星雲掠過什麼的更就是夢了,那代表太過遙遠的空間跨度,超光速都沒那麼快。
大部分時間的感覺,就像是泡在漆黑的水裏,除了艦船本身的一些特徵,基本沒有移動感,甚至艦船本身的特徵也會很快變得熟稔、麻木,然後就更沒有移動感了。像是現在淤泥中,停在水淵中,一直到忍無可忍覺得煩,但還是那種效果,搞的人不像看窗外,會無聊,會恐懼,對龐大空間的恐懼。
光是想想那個尺度,都覺得怕。別說是自己被扔出去會怎樣,船真的停了都會覺得難以接受,航行了太久,彼岸又還太遠,停在這該死的地方還怎麼活?
所以太空旅行的總體感受就是無聊到發瘋和空寂到恐慌。
宇宙開拓先驅們都是這麼熬過來的,所以很多都是有一定程度精神病的,類似ptsd,但症狀另有不同。
趙文睿就在sc宇宙的邊緣行星見過這類人,往往是某某人家的祖父輩,歲數上來了,症狀嚴重了,看起來也是挺嚇人,挺可憐。
那還是個普遍有躍遷技術可用的時代,想想初期宇宙殖民時代,情況只會更糟。所以開拓民聽起來很拉風的樣子,有的會成就宇宙版的燈塔國西部大開發發現金礦而暴富,但實際上真的就是炮灰。
第一艦隊的艦船相對是隱形的,但中子光束不能。
所以射出不久,g星人大艦隊就發現了。然後就拉響了警報。
瘋狂計算航行軌道,並進行規避。
但實際上已經有些來不及了。中子光束的速度已經無限接近光速,每秒將近30萬公里,1au除以30萬是498.8,而中子光束差不多要跑500秒才能跑完這個距離。
由於這次打擊是在1au的距離內,g星人大艦隊最多有7分鐘的時間做出規避。
聽起來時間似乎還算充裕,但實際上完全不夠,尤其是曲率航行的速度非常快,在這種狀態下做出規避是不可能的,必須是先結束曲率航行,再談變軌。
而這種變軌顯然比時速300邁的汽車要在5秒內將速度降為零難的多的多,硬性剎車差不多等於撞牆,並且星艦也基本不可能有那麼牛掰的反推力。
甚至就連現在的超高速,也是通過一次次的噴進加速才提上來的,可見,就算有本事現在把屁股調過來反推進,一時半會兒也剎不住的。
所以算來算去,沒有提前一定時間發現敵艦,並預計其打擊軌跡,本身就意味着輸,現在能做的事太少太少。
而這種射擊和規避,本身也代表着雙方運算設備的一次比拼,都是在算提前量,還包括了對方可能做出的反應的估測,邏輯運算量非常大,最後才制定出炮擊軌跡,又或規避可能,然後就看結果了。
結果是g星人大艦隊這邊的有限規避基本沒什麼卵用。
威力強勁的中子光束炮由於g星人缺乏能量盾抗衡,暢通無阻的一路透射,在許多支艦隊的艦船上射出了對穿的孔洞。
要說這些孔洞相比於艦船的規模,似乎也不算什麼,甚至連一張鍵盤上半個摁鍵的比例都達不到,幾個孔而已,對整體建構而言,貌似也沒什麼。
但其實這樣的傷害已經十分致命,不說對內部設備的損害,光是對艦船整體結構的影響,就是深遠的。
主要問題還是出在艦船內的基本情況以及高速度上。
艦船內為了生命便於活動,是存在壓力和氣體的,並且結構往往像保溫杯的膽,又或潛艇那樣,有隔層什麼的,比較複雜,儘管這樣,也並不是所有部位都能在第一時間就有安全閘門落下補洞,這就出現了泄漏和內減壓。
甚至不斷噴出的氣,對於高速行駛狀態的艦體而言,都像是專業的減速板一般,形成持續的阻力,進而促成一種對艦體的撕裂效果。
總之隨着通透空洞的出現,艦體結構變堅固度和穩定性下降,高速度又進一步惡化了這個問題,最慘的結果就是運氣不太好,幾個巧合堆疊,比如某些部件殉爆了,透射又正好傷到了龍骨,於是極短時間內倍數惡化,超出艦船承受閾值,艦船就直接凌空解體了。
第一艦隊的這一輪射擊中,就造成了g星人幾艘艦船的凌空解體,這是個概率問題,而g星人的艦船也確實有點多。
多了就是這樣,萬人的徒步10公里遊行,都有很高概率出現幾個崴腳的,何況是2萬艘戰艦。
凌空解體這種自然是最為直觀的,近距離看也災難效果也非常棒,在極短的時間裏就變成一堆煙火中的大大小碎片,由於是太空,煙不會太多,火也相對收斂,主要是碎片,慣性讓它們繼續前行,看起來像是一波流星雨,但也得有角度,沒有太陽光芒做底襯,它們自身的煙火光芒一過,就基本變得黑漆漆什麼也看不到了。
這些大大小小的碎片雖然飛行速度並不算慢,但對於後面艦船而言,就太慢了。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類似於飛機在飛行中撞上鳥。
還是該死的速度在作怪,那些爆炸的碎片,飛的過程中,也在迅速散開,對於後面的艦船,就是鳥群,而不是一隻鳥,並且還是混合鳥群,有麻雀也有大雁和天鵝,運氣好點還能撞上一頭馬。
這種撞擊跟實彈打擊非常相似,甚至相對動能更高,一般只見過子彈穿透效果的人們很難想像那種高速的實彈打擊威力究竟可以有多高。
而g星人的艦船,基本上是承受不住這種流星雨般的高速實彈的洗禮的。
所以如果有艦船正好在前邊解體艦船碎片的範疇之內,往往比被中子光束炮直接命中多發還慘,最慘的就仿佛是一塊岩石在空中遭到高射速機炮的瘋狂掃射而解體一般。
在暴雨式的碎片衝擊下,自身也仿佛玻璃製品般化作了更多碎片。
至於裏邊的g星人,相對而言太過渺小,除非用超高速攝影機專門捕捉,否則幾乎看不到它們在那個剎那的遭遇和結局。
其實在這種大場面下,一個g星人的死,就仿佛一台主機摔給粉碎的過程中,砸死幾隻螞蟻和小飛蟲,一般人連它們是否被砸死都無法確認,即使它們把所有的血在剎那都噴出來了,相對而言也只是個小小的針尖大的污點,哪裏能注意的到?
所以大艦完蛋,除非是專心捕捉,否則看不到細膩的人員傷亡鏡頭,滿目都是各式碎片和短暫華麗的火光。
玻璃艦隊,一輪打擊下去,被碎片牽連而傷毀的,遠比直接傷毀的多。
然而趙文睿沒有喊停,第一艦隊就會直接進入下一輪打擊。
在經過一番緊急測算和推演之後,第一艦隊的主力艦,連續發射了兩輪打擊。然後全艦隊開始轉移。類似於炮群在猛烈打擊一段時間後轉移陣地。
而g星人大艦隊基本處於無奈硬受狀態。
雖然在竭盡全力,但想要具備較好的規避能力,還是需要很多時間,最少半小時吧。
現在它們恨死斥候艦隊發回的信息了。因為那些信息,它們被誤導了。它們都不認為人類有地球圈之外的阻擊能力。最多也就是在艦隊進入引力圈後,發射點遠程導彈。
光是這個射程,就讓g星人極度輕視,就仿佛自己扛着巴雷特,而對手只有小手槍一般。小手槍50米外就基本看臉了,也沒啥威力,巴雷特可是1000多米外仍能奪人性命。
所以g星人覺得己方完全掌握主動權,到時候就是輕鬆吊打,遠遠的來幾波,人類的作戰能力就基本瓦解了。要不是顧忌星球環境嚴重受損,會使得佔據價值大跌,它們還有更恨的,能在幾輪後就讓人類只剩零星少數。
懷着這樣的認知,現在可以說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預警裝置報告疑似集束能量攻擊的波次打擊出現的距離時,它們都認為聽差了。因為相信這種距離上的打擊是人類乾的,就等於突然發現自己拿着小手槍,而對手拿着巴雷特。
這已經不是諷刺那麼簡單了,這是要卿命的。
可惜之後的第二、第三輪打擊都一再印證了,這就是敵人,這就是人為的遠程打擊,就像超級戰艦篇章,人類科學家看出g星人的斥候艦隊是以隊列的方式闖入大氣層的一般,第一艦隊的打擊雖然看起來並不是那種非常規矩、彼此距離相若的一粗捆,但人工的痕跡還是太重了,這是彈道算計決定的,自然界出現這樣現象的概率低的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沒有發現敵艦,但卻可以確認是敵人的炮火打擊。
第一艦隊對g星人大艦隊的第二、三波打擊造成的傷害更加巨大。
因為失速後,它們成了更容易瞄準的靶子,彈道預估的結果,都是一炮都穿多個,而不再是之前後面穿了多少有碰運氣嫌疑,因為都不知道能不能射穿。
而g星人的大艦隊雖然從曲率航行中退出,但速度仍舊很快。碎片撞擊帶來的傷害肯定是不如第一波那麼慘,卻也不是那些艦船能承受的。而且這次碎片更多。
宏觀的看,就仿佛g星人的艦船都是易碎的冰塊構成,而它們正在穿過一個無形的膜,這個膜會觸發性的導致穿過的冰塊破碎,具體誰會碎不好說,但必然會出現碎的。
所以當整個大艦隊穿過這個區域,就像是一隻羽毛豐滿的大鳥,褪去了幾乎所有羽毛,甚至很多的肉,只剩一點點羽毛,骨架,以及內臟,那種被拿走太多而造成明顯空缺的樣子,看着都覺得慘。
近7000艘艦船化作了宇宙塵埃,受傷的也超過3000艘,g星人的整體損失度高達40%以上。
夢幻級的慘敗。就好比投資五百萬開酒店,第一天就遭到了全面洗劫,一毛錢沒掙,先陪了兩百多萬。
趙文睿喊停了,再打就沒意思了,當然也再打不出類似的效果了。
趙文睿下令,第四艦隊開始升級,更換躍遷發動機,升級完畢後,前往g星,淨化星球。
第一秩序第一艦隊與g星人的這次交鋒,聯盟基本上是全程觀看了,他們現在也有不錯的動態捕捉設備,用以緊盯着日漸逼近的g星人艦隊。
所以g星人的慘烈損失大大的出乎了他們的預料的同時,也對第一秩序的艦隊的打擊能力充滿了難言的複雜感受。
接近1au的射程啊,多半不是最遠射程,而是最佳射程。
這是多麼恐怖的一種打擊距離!?我在太陽旁,就能要你地球上任何人的命。
而中子光束炮的威力也是讓人大開眼界。簡直就是伽馬射線爆的單束版,蠻橫,通透。
當然他們也明白這次g星人的巨大損失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但仍舊不能遮掩第一艦隊的鋒芒。
聯盟智庫很快就估算出,按照第一艦隊的射擊頻率,如果他們肯賣力幹活,大約g星人就沒機會兵臨城下了。
而聯盟高層這時候只能苦笑,他們想起了趙文睿當初說的一些話。
趙文睿幫他們提升工業等級,送他們艦船,就是擺明了態度讓他們跟g星人廝殺。而並不打算讓人類安全無憂的度過這次難關。
有能力完美完成任務,但我就是要低空擦邊過關,我就是想看這個世界的人跟g星人天上地下海里全面開撕,我就是這麼任性矯情賤,你能奈我何?
沒奈何,趙大爺不高興,完全可以掉過頭幫g星人,相信也是很犀利的。
牛人的想法你永遠不懂,就像頂級科學家和瘋子是一種狀態的兩種具現一樣。
雖然第一秩序已經將g星人修理的很慘了。
但聯盟的艦隊還是要上,畢竟第一艦隊的超遠距離打擊,對聯盟來說是不具備多少借鑑性的,他們還是要嘗試**鋒,看看g星人的艦船是個什麼水平。
g星人的大艦隊並沒有停,而是在繼續挺進,不過相對而言已經非常的慢,它們在舔舐傷口,它們也是有修理艦的。
另外,目前的這種速度,艦船的姿勢制御噴嘴就能發揮較大的作用,會靈活許多,規避能力大大提升,如果敵人還是7分鐘的射擊飛行時間,那麼基本不會打中。
相應的,速度大大降低,大艦隊抵達地球圈的時間也延長了,原本是不到7天就能抵達,現在需要盡1個月。
所以現在很難說得失。畢竟延長了4倍的時間,意味着有可能遭受更多次的打擊。g星人現在非同悔恨自己的傲慢和裝比,若果他們從黃道面進入,情況會好很多,不像現在,就像一群鳴叫着慢慢低空飛過澤地的野鴨,獵人們打起來比打飛盤還輕鬆。
聯盟的七艘戰艦速度倒是不慢,他們雖然沒有曲率航行能力,但等離子推進的功率可以,大屁股沒有白大,階段性的加速後,漸漸就飈起來了。
他們算了一下,照着這個速度,從地球到火星,將比豪華遊輪從東京到洛杉磯花費的時間還要短。
不過他們也不敢再快了,因為他們的艦船有着跟g星人艦船差不多的缺點,那就是速度一旦飈起來,靈活性就大幅度下降,變得很僵硬,很好被估算出航行軌跡,萬一敵人有超遠打擊能力,就會欲哭無淚。
就這樣,11天之後,雙方在預定戰場會面。
這裏差不多相當於木星和土星之間的位置,可以說距離地球已經不遠了,畢竟內行星圈,行星的距離都相對近很多,而小行星帶就是內行星圈的邊緣。而木星過來就是小行星帶。
之所以說是預定戰場,則是因為聯盟的7艘戰艦是沒有隱身能力的,所以g星人大艦隊較早的就發現了他們,雙方都知道對方的位置和速度,那麼交匯點就是可以算出來的,這就是預定戰場。
由於路線問題,沒有可以依託的行星、衛星、又或隕石帶,所以戰場一點都複雜,就是一片空闊。
在即將碰面時,聯盟戰艦也是一再減速,從而獲得更多的靈活性,主要是考慮到g星人畢竟是1萬+的大艦隊,可以實施區域飽和打擊,沒有靈活度很可能一波就被搞定了。
而g星人這段時間也是挺忙的,忙着修補艦船,已經重新進行艦隊整編,損失的艦船太多,很多艦隊都被打殘了,必然得重新整編,然後一定的適應磨合也是需要的。
直到現在,這些工作都沒有徹底結束。
當然,這不妨礙它們打算給人類的七艘艦船來個狠的。
它們知道這應該是試探目的的斥候艦隊,它們也有些忌憚能從超遠距離進行打擊,且火力兇狠的隱形艦隊。
在一番商討後,它們決定儘可能的將自己強的一面展示出來。看看能不能唬住對方,從而能讓大艦隊儘可能低損失的進入地球圈。
直接滅除人口,打擊工業能力,就是g星人的核心計劃。
甚至在經歷了慘重損失後,它們已經將滅絕打擊也作為可實施的手段。能保住地球的自然環境自然是最好,但如果不行,那就來次星球大掃除。
這固然會嚴重傷及地球環境,可太陽系,尤其是外行星圈,有着較為豐富的水資源,而木星的氫、甲烷等資源也較為豐富。
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它們是可以通過採集資源,製造大水箱,或者說適合它們生活的深空殖民基地,來度過一段漫長的歲月的。
而這段歲月,足夠通過人工參與,讓地球的自然環境得以恢復。
總的來說,只要能通過來回倒騰轉的開,那麼這次遠征就不算虧,屆時g星人有了兩個宜居星球,就能較為輕鬆的度過污染嚴重的時代,將科技推向更高層次,生存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
所以,整個遠征的戰略核心,就是一定要具備對地球實施包括滅絕打擊在內各級別打擊的能力。也就是在地球軌道區站穩腳。
一切行動,都要為這個目的服務。包括一定程度唬騙戰術,讓地球人判斷失誤。如果地球人的那支隱形艦隊不肯死磕,那麼g星艦隊接下來就能以較小的損失抵達地球圈,從而更容易實現戰略目的。
唬騙戰術的目的,就是讓地球人以為g星大艦隊仍舊非常強,死磕不划算,而實施備用的比如躲藏,持久戰等等計劃。
如果地球人真那麼做了,那麼就基本輸了。因為g星人有地質武器,技術性施展,可以造成星球板塊運動,造成類似電影{2012}中的全球地質災難。
在那樣的災難面前,挖洞什麼的都是逗比行為,板塊運動的巨大能量所導致的剛性傳導,會讓大地斷裂褶皺,並且是超級宏大級別的,任何大型地底工事,都沒辦法在這樣的地質災害中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