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這是什麼毛病?」周至聽得直樂:「愛給畫家起綽號,范寬原名范中正,因為性情大大咧咧,被取了個『范寬』的綽號,到後來竟然叫開,連正名知道的人都不多了。」
「所以這枚印章,應該是劉松年的弟子或者崇拜者,在得到他的繪畫之後,加蓋上去的,從印泥判斷,年代在畫作創作後不遠,也在南宋。」
「所以正好用白朮蜜泥修復,修得真的很好。這樣的小畫,一點細小的瑕疵都會被放得老大,真得在細緻上下夠功夫,謝謝四舅媽了。」
「謝我幹嘛,能修繕前人絕品,這是多少人求不來的福氣,要是覺得看得,就把之前的《籌筆驛詩》,《坐龍圖》,《蜀山圖》,《入山圖》都帶回來,我們把印章的部分給填補上。」
「可是那些畫上多是後人印章啊?還有《芒竹入山圖》,直接更是清初髡殘的作品。」
「這傻孩子。」四表舅不禁好笑:「你是汝窯印泥盒入眼,邊上其餘物事兒完全看不見了?」
周至往書桌上看去,這才發現剛剛汝窯印泥盒的兩邊,還放着幾支墨錠和三個印泥盒。
墨周至沒有研究,不過印泥盒都是瓷器的,周至一眼便認出來了,第一個是明代萬曆青花,紋樣是高士對弈圖樣,第二個是康熙豇豆紅釉,紅綠窯變互相浸染,頗具天然之美;第三個是乾隆青花龍紋,標準官窯器物,中規中矩。
「都是瓷盒,我喜歡。」周至一個個拿起來欣賞:「正說這次出去要淘幾個青花的年代器,這兩件青花都剛好。」
「萬曆青花官窯器小件,胎體精細密實,胎泥白淨,但總體比前朝永宣青花無論在工藝還是質地上,都有不如。」
「青花早期多用回青,晚期多用浙料,這個印泥盒釉面細膩肥厚,光澤感強烈,釉上施亮青釉,玻璃質感極好,青花發色濃重艷麗,藍中泛紫,正是萬曆早期青花瓷器的標準特徵。」
四表舅笑着將乾隆青花也推了過去:「說說它。」
「乾隆青花官窯器首先必有底款,早期底款為六字方形篆書,青花用的上等浙料,器型規整,釉色潔白如紙。」周至說完將這個印泥盒和之前萬曆青花擺放到一起:「幾乎看不出發青,發紅的偏色,但是上手細看,多有一層橘皮紋,這其實就是縮釉,卻造就了我國一些古瓷器的特殊美感。」
「浙料青花發色艷麗,但是也有元青花類似暈染的效果,說明當時浙料的性能還不穩定,也未免又仿蘇料效果的嫌疑。」
「早期乾隆青花模仿的還是雍正,康熙一路,但是胎質沒有康熙青花堅硬緻密,也沒有雍正青花均勻細膩,功夫都做在表面,惟獨花紋繪製功夫,可追永宣,當然了,因為用料的關係,發色卻又不如。」
「總體來說,乾隆青花的特徵就是胎粗,工細,料不如,青花早期用筆淡雅,有暈染,犯紫;中期發色沉穩,無紫,開始滿工,增加了類似書法雙鈎那樣的勾勒填色手法;後期器型偏僵化,畫工開始粗糙,青花藍中發暗。還是很好辨別的。」
「還有個大家都知道的特徵,」周至將印泥盒翻過來:「乾隆官窯底款,年字必斷筆,本來是內府樣式的僵化要求,到後來卻還成了鑑別特徵之一。」
「這次去首都機會難得,那裏好東西不少,」四表舅點頭:「只記住一點,九十九真但有一疑,直當贗品處理。」
「自己眼力之外的東西,就算是別人再吹得天花亂墜,也不心動。」
「寧錯過,莫殺錯,以你現在的眼力,瓷器一門上應該吃不了虧了。」
「是。」周至接受四表舅的教誨:「不過書畫一道我算是剛入門」
「你這剛入門的起點實在是太高了些。」四表舅笑道:「將盒子都打開吧,今天給你講講印泥裏邊的門道。」
周至將宋,明,康熙,乾隆四個印泥盒子一一打開。
「印泥盒傳說始於唐代,《格致鏡原》有記錄,唐陳茂為尚書郎,每書信印記,搗硃礬,澆麝酒,匣以鎮犀,養以透雲香,印書達千里香不斷。差不多是最早的硃砂印泥的記錄。」
「不過也只是少數,而直到宋代,鈐印也多用墨,元代而多用青,大用還得是到元末。」
「最初的印泥是以白朮汁調和硃砂,因為水干之後硃砂會脫落,到了南宋,便開始用脫水後的蜂蜜調製,以增加印泥的粘性。到了元明時期,開始出現了真正以油料調和的印泥。」
「最終發現,油以暴曬六年以上,脫水充分,大分子穩固的蓖麻油為最佳。」
「但是油料在紙上容易暈散,帶得硃砂也要跟着擴散,於是人們又開始想辦法,通過往印泥里增加纖維的辦法,達到不走泥的效果。」
「試驗了棉花、楊柳花凳諸多纖維,最終發現最佳的是艾絨和藕絲。」
「艾絨及時艾葉經燒煮過濾晾曬捶打得到的極細纖維,一斤艾葉能得三四錢而已。」
「而藕絲就是折斷蓮藕莖稈拉出來的細絲,一萬斤藕梗才能得二兩五錢藕絲,只夠製作十盒印泥。」
「因此清代《繪事鎖言》記錄:『欲合印色者,先制油,次制艾,次制沙,三者備而色成也』。」
「至於你剛剛說剛好都是瓷盒,那也屬於外行話,明代高濂《燕閒清賞箋》講得清楚:印色池,以瓷為佳,而玉亦未能勝也。故今官哥窯者貴甚。」
周至心滿意足:「那是他們也踅摸不到汝窯印色池不過一萬斤藕梗十盒印泥這本錢也下得未免太嚇人呢。」
「之所以瓷器最佳,是因為陶器玉器會『吃油』,料器犀牙會浸色,而琺瑯器更是會被硃砂腐蝕銅胎,金銀器愈加惡俗。」四表舅繼續講到:「不過你要以為一萬斤藕梗十盒印泥便到了極致,卻又是山豬兒沒吃過細糠了。」
「四表舅這話說得」周至想着才剛剛開始轉頭的國力:「這樣的細糠,怕是百年內也沒啥人吃到吧?」
「也是」四表舅將印泥盒逐一的打開:「這個,是宋代蜜制朱磦,這個,是明代永樂初年油調硃砂,這個是康熙常州龍泉藕絲印泥,這個,乾隆璟玉堂八寶印泥。」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