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港燈集團,林百誠在1978年九月中下旬時收購到手,公司在78年的淨利潤有2.3億港幣。墨子閣 m.mozige.com
如今港燈集團的股權雖然發生明顯變化,股份集中在林百誠和英資的英耀公司兩者身上,但英資同林百誠爭奪港燈集團控股權這事發生在79年的十二月份。
所以,林百誠和英資對港燈集團控股權的爭奪並沒有影響到港燈集團在1979年的業績。
1979年,因為港燈集團在78年被收購時向林百誠增發股份,從而獲得一大筆資金,這些資金被用去建設發電廠和老舊電線的更換,78年的投資79年受益。
79年港燈集團不僅發電業務受益,地產業務也因為香江整體地產的走高而受益,這兩項主營業務在這一年都得到了顯著提高。
因此,港燈集團在去年1979年的淨利潤突破了4億港幣,高達4.15億港幣,相比去年高達80%的增長率。
當然,這是給林百誠看的年報,港燈集團對外公佈的年報到時自然不會是這份。
目前港燈集團還沒公佈年報,林百誠如今只會打壓港燈集團的股價,不會去拉高公司股價,因此港燈集團對外公佈的年報中,公司今年的淨利潤肯定會大幅下滑。
不管是去內地投資發電廠還是投資香江這邊的地產業務,只要管理層願意,都可以把相關投資通過做賬抵消掉港燈集團在1979年的利潤,從而達到降低利潤的目的。
要是夠狠的話,別看今年港燈集團的淨利潤突破了四個多億港幣,但林百誠可以讓港燈集團對外公佈的年報中顯示公司去年出現了虧損。
這不是林百誠挪走港燈集團的資金,他要是敢這麼做的話,英資肯定不會放過他,這樣做賬並不影響港燈集團的利益,在不顧慮其它股東的情況下,林百誠想做就做,英資也沒有辦法。
港燈集團在去年的利潤增長率還是相當高的,業績很好,而且不出意外公司今年的業績也不會差,林百誠對此感到滿意。
雖然準備在港燈集團這家公司身上給英資一個教訓,但林百誠並不是要將港燈集團變成垃圾,真要是這樣的話,他的損失反而更大。
林百誠同樣準備將港燈集團發展起來,只不過在股價方面他會不斷打壓,在英資付出代價之前是絕對不會讓英資輕鬆從港燈集團撤離的。
只不過教訓英資歸教訓英資,公司還是要發展的,否則林百誠在港燈集團身上的30億港幣可就白白浪費了,就是再有錢也不能這麼做。
更何況,林百誠雖然因為做多黃金期貨大賺而非常有錢了,但30億港幣對他來說同樣不是個小數目,全虧了他照樣會心痛。
「英資肯定不會罷休,肯定會想辦法干涉港燈集團的管理運營,今年我對港燈集團要上心一些才行。」
林百誠在心中暗道,換位思考,換成他是英資也不會輕易的善罷甘休,因此他要防着英資一些,今年對港燈集團更加上心一些。
英資到底是港燈集團的大股東,他這個董事長要是經常不去管港燈集團的話,李維斯等人肯定鬥不過英資,畢竟他們說到底只是高級打工仔而已。
兵對兵將對將,林百誠必須擋住英資,這樣底下人的壓力才會沒那麼大。
接着是靑洲英坭公司的年報了。
不算幾家空殼公司,靑洲英坭公司可以說是林百誠名下資產規模最小的企業了。
林百誠以不到1.5億港幣的資金將靑洲英坭公司私有化退市,公司在78年的營收是1.14億港幣,利潤為1750萬港幣,淨利潤卻只有不到1500萬港幣。
在79年的去年,靑洲英坭公司按照林百誠的命令開始降價出售水泥,為的是擠壓剩下的幾家水泥公司從而達到壟斷香江水泥市場的目的。
不過,去年香江地產業發展向好,因此建設的地產項目更多,水泥行業因此受益,所以靑洲英坭公司去年對外銷售的水泥噸數有着較大比例的增幅。
所以,靑洲英坭公司雖然在去年降低了水泥價格,但公司去年的營收卻是增加的,為1.38億港幣,不過利潤卻只有1860萬港幣,淨利潤1550萬港幣而已,和前年相比並沒有增長多少。
在去年,靑洲英坭公司去蛇口那邊投資建了一座水泥工廠,只不過工廠剛剛建好沒有多久,業務也是剛剛展開,並沒有為公司帶來多少利潤。
除此之外,林百誠還為靑洲英坭公司注資了1億港幣,這筆錢是讓公司拿去購買天水圍那邊的土地。他知道一億港幣是不夠的,只不過想着不夠後再注資,哪想到土地的收購併不順利,一億港幣根本就沒有花完。
目前林百誠正在和港府溝通,希望能夠聯合港府收購天水圍那邊的土地,由港府出面全盤收購,然後和港府一起開發出一個新市鎮。
要是按照計劃執行的話,投資很大,只不過收穫到時候也會很大就是了。
這是一個大項目,不是林百誠和麥里浩說幾句就能定下來的,目前還沒有多少進展,還需要花時間做通港府的相關工作才行。
說起來,靑洲英坭公司每年1500萬港幣左右的利潤,要十年才能讓林百誠的投入回本,看起來這不是一筆好生意。
不過,靑洲英坭公司在紅磡那邊卻有一塊不小的土地,等到華英兩國就香江回歸展開談判導致地產業崩盤後,林百誠就可以趁機讓靑洲英坭公司更改紅磡那邊的用地屬性,到時只需支付一筆不高的費用,然後進行開發,那時就能為林百誠帶來大量利潤了。
到時預計幾十億港幣的利潤,讓靑洲英坭公司賣水泥的話,都不知道要賣多少年才能賺到這麼多。
所以,現在靑洲英坭公司每年的利潤不是很多這點林百誠並不在意,他看重的是這家公司幾年後能夠為他帶來的利益,以及公司水泥業務對地產業的重要性。
一旦靑洲英坭公司能夠壟斷香江水泥行業,那麼但凡做地產的企業,都要給林百誠幾分面子。儘管他已經是香江首富了,社會影響力大增,但類似的助力能夠提高他的影響力,提高他在香江的社會地位。
再之後是星河半導體,這家公司在美國和日本都有子公司,只不過日本那邊的子公司還太小,同樣就叫星河半導體,倒是美國那邊的子公司規模不小,公司名字叫做銀河半導體。
星河半導體是林百誠在78年的年末成立的,當時基本可以說是空殼公司,而銀河半導體由林百誠從英特爾、德州儀器收購的技術組成的公司,為此林百誠總計花了2.69億美元。
因為是在年末收購的關係,銀河半導體的營收利潤可以忽略不計,星河半導體更是沒有任何營收和利潤。
在去年的79年,銀河半導體正式併入星河半導體,成為星河半導體的子公司。
銀河半導體去年因為星河遊戲公司的街機和星月主機大賣的關係,自家產品也賣出不少,所以營收利潤並不低。其中營收為1.2億美元,利潤為3500萬美元。
至於星河半導體,銀河半導體是星河半導體的子公司,它的營收利潤自然就是星河半導體的了。
至於淨利潤的話,那就要看怎麼計算了。
如果只是扣去員工薪水、水電等支出的話,星河半導體最後還能剩下2400萬美元左右的淨利潤。
可要是算上公司在去年的投入,那根本就別想賺錢了。
星河半導體在去年的投入高達2.2億美元,其中收購三流顯示面板技術和生產線花了4000萬美元,實驗室建設、人才招聘、先進設備採購、技術研發投入等等,這些加起來花了1.8億美元。
當然,星河半導體的總計2.2億美元投入是算上銀河半導體的投入,銀河半導體那邊的晶片技術研發、設備採購、人才招聘等等也是要花錢的。
兩邊加起來在1979年投入了2.2億美元,總計九個多億港幣,公司兩千多萬美元的淨利潤根本就不頂用。
79年投入眾多,但星河半導體在80年卻很難拿出成果來,技術的研發不是一年就足夠的,需要時間累積,要是運氣好倒是一年就能有不小的成果,只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就是了。
所以,星河半導體在79年投入了2.2億美元,今年的80年還要繼續投入,明年後年也要繼續投入,只不過前期設備購買是大頭,今年包括以後在設備投入這塊不用花太多錢,每年的投入應該沒有去年那麼多就是了。
算起來的話,林百誠收購銀河半導體花了2.69億美元,星河半導體在去年又投入了2.2億美元,加起來總計投入了將近5億美元,可見半導體這塊的燒錢。
實打實的現金投入,林百誠收購銀河半導體花了2.69億美元,為星河半導體注入5億港幣資金。星河半導體從滙豐貸款了10億港幣,這筆三年的貸款只有5%的年息,所以公司目前還剩下不少資金。
從滙豐的貸款加上公司去年的利潤,星河半導體還剩下六個多億港幣,再加上公司今年能夠創造的利潤,林百誠覺得他在80年應該不用再為星河半導體注入資金,就算有差也差不了多少。
林百誠因為做多黃金期貨大賺,他準備拿出一些資金繼續半導體行業的投入,不過半導體行業不止顯示面板和晶片技術,他就算要投入也是投入新行業,另行收購技術。
再有就是,手機的研發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林百誠自己從今年開始的生物醫藥研究也要花費大量資金,所以用錢的地方很多。
金星電器公司。
在78年時,它還是一個空殼公司,林百誠還是在79年二月份時才從通用電氣那裏收購了電視機製造部門,成立子公司金星電視,到這時金星電器公司才不再是一個空殼。
之後,金星電器公司又先後收購了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專利技術和生產線,外加工廠的建設,總計花了4000萬美元。
收購金星電視花了1.2億美元,收購後注資3000萬美元,其它技術和工廠建設花了4000萬美元,這裏的投入就是1.9億美元了。
這些當然不是總投入,雖然金星電器公司沒有再收購技術,但生產這些電器肯定要花錢購買原材料,渠道需要拓展,員工招聘也是每個月都要結算工資,水電等費用也是要每月結算的。
因此,林百誠後來又投入了5000萬港幣,加起來他對金星電器公司的總投入是8.5億港幣。
在去年的1979年,金星電器公司的營收是5600萬美元,主要由金星電視公司貢獻,利潤為1480萬美元,扣掉工廠水電、員工薪水等支出後,淨利潤只有960萬美元,還不到1000萬美元。
金星電器公司在去年的營收利潤不算高,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公司當前也就金星電視公司的電視機在北美有市場,其它電器也就在香江出售,海外市場還需要公司開闢拓展才行。
金星電器公司當前的主要目標有兩點,一就是開闢市場了,讓公司生產出來的電器有地方消化;二就是對現有技術進行更新換代,研發出更好的技術來,只有更好的技術才能生產出更好的電器,才能更容易賣出去。
相比林百誠對金星電器公司的投入,金星電器公司為他所創造的利潤並不高,好在林百誠也沒想過電器公司短時間內就能為他創造大量利潤,他看好的是長遠未來。
電器行業和社會經濟水平息息相關,經濟越好,人們的收入越高,才會有錢享受生活,購買電器。
如今才剛剛進入八十年代,這個年代就算是美國的經濟其實也不是很好,人們的收入水平也不是很高。
要是美國的經濟很好的話,也不會在五年後算計日本,逼迫日本簽署廣場協議,從日本身上割肉讓國內經濟回血了。
林百誠看好的是電器行業的未來,隨着人們經濟水平越來越好,慢慢佔領市場的金星電器公司,在未來必然能為林百誠創造大量利潤。
當然,公司肯定要一直活下去,佔領市場才行。就算不成為行業龍頭,起碼也要是行業一流,否則想要在經濟好轉之後收割利潤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www.pinbige.com。品筆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ww.pinbige.com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