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城東北方向120公里,傑斯納河河畔的切爾尼戈夫城。
德國陸軍第一裝甲集團軍司令,克萊斯特大將的車隊穿過化為廢墟的城市,跨過城南傑斯納河河面上的浮橋,前往南方六十公里外的涅任。
撲克臉,通常指在牌類遊戲中,拿到的牌無論好壞都不動聲色且無面部表情的人的行為,作用是為了達到讓對手無法通過臉色來看穿自己。
克萊斯特大將不喜歡打牌,卻長了一張標準的撲克臉。
克萊斯特大將性格內斂,與性格張揚的隆美爾形成鮮明的對比。
最近一段時間的國防軍公報中,隆美爾的名字出現頻率之高,僅次於在北線作戰的那位「小舅子閣下」。
隆美爾佔領普里盧基······
隆美爾佔領洛赫維察······
隆美爾佔領盧布內······
隆美爾戲耍俄國的草原方面軍······
直到最近的消息,隆美爾與帝國元帥裝甲師在第聶伯河河畔勝利會師,一舉鑿穿俄軍的第聶伯河防線。
至於現在,隆美爾和自己的目標一致,兵鋒直指普里盧基,合攏包圍圈,圍殲中央方面軍。
見面之後,以隆美爾的性格,肯定會陰陽怪氣的說上一通,你速度太慢,嚴重拖慢我們行軍進程之類的怪話。
想到自己的進軍速度,克萊斯特大將就感到一陣揪心。
根據國防軍公報,隆美爾在敵後遭受俄國草原方面軍的圍追堵截,而自己的第一裝甲集團軍,卻迎面撞上三個機械化軍。
第十八、二十三和二十四機械化軍,這三個機械化軍之前沒有在地圖上出現過,直到自己的部隊發動南下作戰。
這三個機械化軍不僅是力量完整的新銳部隊,而且還擁有傑斯納河天險。
憑藉着多達三千輛坦克之多的強大力量,以及傑斯納河這條天然反坦克壕溝,三個機械化軍頑強地頂住第一裝甲集團軍的進攻。
直到德國陸軍最高統帥部從第三裝甲集團軍調來一個裝甲軍,還從本土調來504和505兩個重裝甲營,第一裝甲集團軍才先後擊潰了這三個機械化軍,跨過傑斯納河。
只是,第一裝甲集團軍的行程已經嚴重滯後。
胡思亂想中,克萊斯特的車隊抵達目的地涅任城。
「聽說隆美爾將軍搗毀的那個機場就在涅任城東南,我們什麼時候去看看?坦克打飛機,這是難得一見的場景。」
轎車的前座,克萊斯特的副官對司機說道。
克萊斯特挑挑眉毛,這才想起,國防軍公報中提到過,隆美爾在敵後一系列作戰行動中,曾經搗毀過一個蘇軍機場。
宣傳部門那些工作人員們還大肆宣傳,隆美爾搗毀這個機場,為第一裝甲集團軍的南下減輕很多空中壓力。
直到最後,宣傳部門甚至將隆美爾搗毀這個機場的偷襲行動,說成是第一裝甲集團軍二次南下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不吹牛會死嗎?
帶着滿腔的怨念,克萊斯特進駐涅任。
······
基輔城東部二十五公里外的鮑里斯波爾,蘇聯中央方面軍司令部。
中央方面軍司令葉夫列莫夫上將正在聽取部下的報告。
「按照您的命令,十八機械化軍撤退到奧斯泰爾,二十三機械化軍撤退到諾索夫卡,二十四機械化軍撤退到扎波羅什,二十六集團軍在別列贊和雅荷特恩一線正在重新構築防線。」
葉夫列莫夫的視線隨着參謀長的講解,在地圖上轉了一圈。
按照他的命令,上面所說的各個部隊,組成的防線,剛好形成一個面向東面的弧線。
這條弧形防線與中央方面軍在第聶伯河附近的防線連接到一起,組成了一個橢圓形防線,可以應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進攻。
「防線內部的兩個機場,要多派遣一些防空炮保衛,我們最後的撤退行動就要靠這兩個機場來完成了。」
下達完命令,葉夫列莫夫對身邊的副官說道:「我讓你擬定的電報寫好沒有?」
副官將寫好的電報遞給葉夫列莫夫。
葉夫列莫夫調整了電報中的部分內容後說道:「發給最高統帥部。」
半個小時後,莫斯科。
「他說他不想撤退,他究竟想幹什麼?」斯大林晃着手裏的電報喊道。
看着怒獅般的斯大林,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說道:「總書記同志,您沒有理解葉夫列莫夫同志的意思。他是要犧牲中央方面軍,為我們重整防線爭取時間。」
華西列夫斯基說道:「葉夫列莫夫同志還有另一層意思,包圍圈中有很多步兵,光是純步兵組成的集團軍就有六個,如果這些步兵在平原地帶,主動向德國人的裝甲部隊發動進攻,無異於自殺行為,完全是無畏的犧牲,而且效用不大。他是想將這些部隊組織起來依託村莊和城市打防禦戰,這樣可以給與德軍更大的殺傷,也能拖延包圍圈周圍的德軍更長時間。同樣是步兵,打進攻戰和防禦戰的作戰效率是不一樣的,尤其是面對周圍德軍大量裝甲部隊的時候。」
「葉夫列莫夫同志這樣做,在中央方面軍被消滅之前,至少可以拖延周圍德軍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第一裝甲集團軍、和第二裝甲集團軍相當長一段時間。至於具體時間,就要看他的指揮藝術了。」沙波什尼科夫說道。
華西列夫斯基接着說道:「電報的最後,葉夫列莫夫同志說道,他會與中央方面軍共存亡。我想,他是抱着必死的意願,發出這封電報的。」
沙波什尼科夫和華西列夫斯基一唱一和,試圖讓斯大林選擇這個複雜戰局下的最優解。
斯大林陰冷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掃來掃去,沉默幾秒種後,忽然說道:「前不久,草原方面軍的羅科索夫斯基同志說,軍打光了軍部投進去,集團軍打光了,集團軍司令部投進去,方面軍打光了,他帶領方面軍司令部投進去。羅科索夫斯基同志的犧牲精神很讓我感動,今天葉夫列莫夫同志又要與中央方面軍共存亡,犧牲他們自己為我們爭取寶貴的時間。果然,還是到戰爭年代,才能看出誰是英雄,誰是孬種。」
頓了頓之後,斯大林接着問道:「你們支持葉夫列莫夫同志的做法?」
「按照他的解釋,就地堅守拖延時間,是比盲目突圍更好的一種做法。」沙波什尼科夫說道。
「我認為,我們應該尊重葉夫列莫夫同志的選擇。」華西列夫斯基說道
「好,我也尊重一次你們的判斷,這是最後一次。記得組織空軍,儘量給中央方面軍提供空中掩護和物資援助。」斯大林說道。
斯大林說完,拖着沉重的步伐,離開作戰指揮部。
葉夫列莫夫的請求,只是東線戰場上一支小小的蝴蝶煽動了一下翅膀,卻在整個烏克蘭戰場,整條東線,乃至不久後的德國軍界,引發了一場狂暴的颶風,並引發某位「小舅子閣下」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
此時這場醞釀成形中的颶風,首先影響到的是在烏克蘭作戰的蘇軍軍官。
草原方面軍司令部,羅科索夫斯基強行按捺住心中的喜悅,讓自己不發出吶喊。
來自最高統帥部的最新命令,草原方面軍向東撤退,與北方的布良斯克方面軍拉齊戰線,沿着蘇梅到哈爾科夫一線佈防。
太好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證,追殺隆美爾失敗的責任沒有人追究。
羅科索夫斯基心中慶幸一番後,立刻讓參謀長安排部隊撤退的具體事宜。
他自己卻拖着副官,走進一邊的休息室,草擬了一封電報,電報的內容卻是讓草原方面軍多堅守一段時間,為中央方面軍的同志多爭取撤退時間云云。
日後,這封電報讓斯大林大為感動,羅科索夫斯基這個姓氏,深深地刻在斯大林的心頭。
在草原方面軍的左鄰,西南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上將同樣接到命令,部隊向東南方向頓涅茨克撤退並重新構築防線。
而在南方方面軍司令部,秋列涅夫大將接到的命令,卻是將部隊分成兩半,將第九和二十二機械化軍殘部劃歸西南方面軍指揮,方面軍司令部及第九和五十一集團軍殘部南下,退到克里米亞半島繼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