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洪德二十七年六月,魏南梁王趙元佐、燕王趙疆,以及成陵王趙燊、安平侯趙郯等人的軍隊,相繼攻陷韓國的「番吾」、「磁縣」、「臨漳」等地,將戰線推進至「滏水」一帶。
越過滏水,就意味着已真正踏入了韓國王都邯鄲的京畿之地。
好在魏韓戰爭與楚魯戰爭、楚齊戰爭不同,由於魏國有一位寬待平民的太子殿下,因此,無論是之前還是現下,縱使魏、韓兩國的軍隊在邊境打生打死,對於兩國的平民來說也幾無影響,至少魏國的士卒不會像楚國士卒那樣,殺人放火、奸淫擄掠。
再加上戰爭後半階段,韓王然暗中授意大將暴鳶放水,因此,這場仗打到最後關頭,反而有些略顯平淡。
不過話說回來,眼下魏軍已經將戰線推到邯鄲城一帶,就算是裝裝樣子,韓軍也必須在這裏做出真正的反擊,否則若無端端送出王都,難免會叫天下人看輕。
正因為意識到這一點,趙弘潤在得知己國軍隊的戰況後,於六月下旬,亦率領麾下商水軍向邯鄲方向靠攏,至於鄢陵軍,則繼續留駐在巨鹿他仍未徹底放棄攻打齊國的念頭,畢竟雖說齊魯兩國目前暫時擋住了楚國的進攻,但就連趙弘潤自己都無法判斷,齊魯楚三方的戰爭究竟會演變成什麼模樣。
針對魏國商水軍的行動,自然瞞不過韓國的耳目,不過韓國留駐在這一帶的幾支軍隊,都沒有主動挑釁這支軍隊的意思,畢竟韓王然已經暗示過這些帶兵的將軍們。
七月初時,趙弘潤率軍抵達「斥丘」,與駐軍在「番吾」、「磁縣」、「臨漳」、「鄴城」等地的魏軍連成一線,仿佛彎月般遙遙包圍邯鄲,而韓國這邊,則將原河內戰場與原巨鹿戰場的幾支軍隊調回了邯鄲周邊,在此擺下陣列,仿佛要在這邊與魏軍做最後的決戰。
當然,這可能只是表面上。
率軍抵達斥丘後,趙弘潤先前往南梁王趙元佐的軍營,他有一些事要向後者交代。
出乎趙弘潤意料的是,在南梁王趙元佐的軍營中,他見到了秦國的大庶長「趙冉」。
在見到趙弘潤時,只見趙冉滿是感慨、苦笑連連地說道:「潤殿下,想見您一面,可真是不容易啊。」
趙弘潤不明所以,直到趙冉開口解釋之後,他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為了與魏國協商「平分韓國」,趙冉這位秦國的大庶長,這回可真是長途跋涉。
他先是抵達了魏國的王都大梁,拜見趙弘潤的側室、同時也是他秦國對外宣稱的儲君秦少君,在秦少君的引薦下,趙冉見到了魏王趙偲,獻上國書,一方面代秦王囘轉達秦魏交好的善意,一方面提出「秦魏兩國平分韓國」的建議。
倘若是換做在二三十年前,當時滿腔抱負的魏王趙偲,當然不會回絕這種為國家開疆闢土的良機,然而眼下的魏王趙偲,年過半百、半截入土,手中的權柄也大多都讓渡給太子趙潤,唯一的希望,就是替兒子守最後一班崗罷了。
因此,在不清楚兒子趙潤對韓國真正意圖之下,魏王趙偲當然不會貿然做主,他隱晦地暗示趙冉,這件事還得由他親自與趙弘潤協商。
這讓趙冉又喜又憂。
喜的是,趙弘潤這位他秦國的王婿,當真是確確實實地執掌了魏國權柄,假以時日註定繼承王位,而如此一來,秦魏兩國的關係就愈發穩固雖然他秦國從來不是喜歡抱大腿的國家,但若是有一條名為中原霸主的大腿給他們抱,抱一抱也無妨嘛,對吧?
畢竟魏國教授給秦國那些工藝技術,倘若秦國自行研究,可能最起碼得花幾十年的工夫,哪有像眼下這般便利,直接從魏國拿現成的。
而憂的是,天曉得那位魏公子潤如今身在何處?
左思右想,趙冉最終還是拒絕了魏王趙偲的好意,沒有停留在大梁,他在向魏國懇請了一隊護衛的保護,隨即便在這些護衛的保護下,朝着寧陽一帶而去最初的時候,趙弘潤就在魯國的寧陽。
可沒想到的是,待等去年冬季前,當趙冉風塵僕僕趕到寧陽時,迎接他的並非是趙弘潤,而是楚國的將軍項末。
在一番了解後,楚將項末笑着向趙冉表示:魏公子潤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率軍往北去了。
趙冉無可奈何,只好又帶着隊伍向北,結果在抵達衛國境內後,在準備渡河前往河北時,遭到了韓國巨鹿守燕縐的阻礙當時,韓將燕縐為了截斷趙弘潤麾下商水、鄢陵兩支軍隊的後路,親自率領船隊封鎖了整個區域內的河面。
就這樣,堂堂秦國的大庶長趙冉,無計可施地在衛國的偏僻小村住了下來。
好在衛國也是同盟國,衛公子瑜在得知趙冉這位秦國的大庶長此刻就在他衛國境內後,一方面將趙冉請到城池內居住,一方面則派人往河北打探消息。
但很遺憾,衛國的軍隊並不多,況且他們這段期間正在攻略齊國的東郡,沒有辦法協助趙冉突破韓將巨鹿守燕縐的封鎖說白了,其實就打不過。
不能否認,巨鹿守燕縐這位韓將,雖然在「北原十豪」中的名氣遠不如李睦、樂弈、馬奢,但事實上,此人卻曾經在水戰中將魏國如今的河東守、臨洮君魏忌耍地團團轉,儘管這是臨洮君魏忌不擅長水戰導致,但也足以證明,巨鹿守燕縐是一位智勇兼備的擅戰之將。
更別說,巨鹿守燕縐還是齊國將領田驁、田武父子二人的宿敵,怎麼可能是善與之輩。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趙冉一度考慮索性返回大梁,沒想到,今年開春之後,事情突然有了轉機:魏國的南梁王趙元佐與燕王趙疆,驟然加強了對韓國的反攻,打得韓將暴鳶、靳黈二人節節敗退。
當時趙冉在返回大梁的途中聽到這個消息,連忙又折道前往河內,跟隨在南梁王趙元佐與燕王趙疆的軍隊中,就這樣,在又過了足足幾個月後,終於見到了趙弘潤這位魏國的太子殿下。
『……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在當日的酒席筵間,當趙冉徐徐講出他這次旅途的種種後,席間諸將皆憋着笑,同時有意無意地瞥視趙弘潤這位太子殿下。
想想也是,縱觀中原各國,有哪個國家的儲君像他們這位太子殿下這麼任性?那麼肆意妄為?
孤身深入敵國腹地,與本土斷絕聯絡長達數月之久,天吶,您既然是儲君就拜託您老老實實呆在大梁啊!
而在這些充滿怨念的目光中,亦包括南梁王趙元佐。
這也難怪,畢竟當初在韓將暴鳶、靳黈二人故意向魏國放出「魏公子潤兵敗館陶、敗走巨鹿」的消息,企圖引起魏國國內的惶恐與混亂時,其實南梁王趙元佐一眼就看穿了這兩名韓國將領的目的。
但奈何,趙弘潤在魏國朝野的威望實在太高了,以至於區區一則謠言,就讓整個梁郡陷入混亂,就連朝廷也一度癱瘓,幸虧魏王趙偲及時出面,喝醒了諸人。
不得不說,在這段日子裏,南梁王趙元佐異常憋屈,明明他有自己的戰略安排,但就是因為這則謠言,讓他所有的戰略安排都泡湯了,還害得他還要苦口婆心地去安撫南燕、酸棗一帶的百姓,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韓國的陰謀,爾等莫要人云亦云、聽信傳聞。
但讓他感到心酸的是,梁郡的百姓根本不相信他的說辭,甚至於,居然還有人在背地裏說他心懷不軌,更有甚者,個別消息靈通的魏人,還將他曾經在「魏韓第一次北疆戰役」時,對當時在上黨郡陷入趙弘潤見死不救的陳年舊事翻出來說,使得南梁王趙元佐無端端背負了許多罵名。
而這一切,都得歸過於這位肆意妄為的東宮太子!
怨憤之餘,南梁王趙元佐心中倒也有絲絲痛快,因為他從大梁朝廷的反應可以判斷,經此一事後,趙弘潤這輩子,幾乎是沒有可能再踏出大梁一步了朝中那些大臣,絕對不會再容忍這位太子殿下。
可能是感受到了無數道充滿怪異的神色,趙弘潤心虛地乾笑兩聲。
畢竟此時他也已經得知,因為他與本土斷了音信長達數月之久的關係,大梁曾一度出現混亂倘若魏國因此出現動盪、內亂,那麼,他就得責無旁貸地負起全部責任。
酒席筵後,趙弘潤將秦國大庶長趙冉請到了他的小帳。
他當然猜得到趙冉千里迢迢趕到魏國,且此後不辭勞苦地尋找他的目的,正好,他心中也有些盤算。
「多謝雀夫人。」
在趙雀奉上茶水後,趙冉先是拱手作為感謝,隨即,他這才轉頭對趙弘潤說道:「潤殿下,您對目前的戰況,有何看法?」
其實趙弘潤很清楚趙冉的目的,並且,他也有意讓秦國來接盤與韓國的戰爭,但這些心裏話,他當然不好直接說出口,否則難免有算計秦國的嫌疑。
「目前的戰況……大致尚可吧。」
點了點頭,趙弘潤端着茶盞說道:「這場仗打到現今,差不多也一年了,不能否認,韓國確實非常強大,縱使我兩家聯手,竟也不能將其擊潰……我聽說在西河一帶,至今都未能擊潰李睦的軍隊?」
「呃……那個李睦,確實有點棘手。」趙冉表情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
其實他完全沒有必要感到尷尬,因為在西河戰區,對李睦束手無策的又並非只是他秦國的軍隊,事實上,駐軍在那裏的,還有魏國的韶虎、司馬安、魏忌等將領,皆是魏國出類拔萃的將才,但這些將領,以及秦國的武信侯公孫起、長信侯王戩、陽泉君贏镹等等,皆被李睦的軍隊阻擋在雁門郡以外,雖然說打成這樣,一半得歸功於李睦麾下的韓軍佔據了絕對的地利,憑藉一道道雄關擋住了秦魏兩國的軍隊,但也足以證明,李睦確實是這天下屈指可數的帥才,以一人之力招架秦魏許多位統帥將領,居然真能招架得住。
「好在潤殿下這邊打開了局面……」乾笑道恭維了趙弘潤一句,趙冉低聲試探道:「據趙某所知,潤殿下似乎在巨鹿一帶,與韓國最近奪回大權的韓王然有過照面,不知……聊了些什麼,能否稍微透露一二?」
趙弘潤笑着說道:「這有何妨?……如趙冉大人所猜測的那般,那韓然還能說什麼?無非就是威逼利誘,希望迫使我大魏就此結束這場仗罷了。」
聽聞此言,趙冉面色微變,捋着鬍鬚笑道:「這可真是……太可笑了!潤殿下是何許人,豈會因他幾句話就改變主意?」說着,他搖了搖頭,似自言自語般說道:「韓國幾次挑釁貴國的虎威,且三番兩次撕毀停戰協議,似這等不義之國,若是換做我大秦,必與其不死不休!」
『……這老小子。』
趙弘潤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趙冉,隨即點點頭說道:「不錯!趙冉大人所言極是,韓國幾次三番挑釁我大魏,撕毀協議,本王自然要讓其留下深刻教訓!……當年本王攻陷邯鄲,顧念兩國情誼而將這座城池歸還,但這次……哼!本王已決定,讓邯鄲世世成為我大魏的城池!」
『好!好!』
趙冉在心中連說了幾個好字,等着趙弘潤的下文,沒想到,後者在說完這句話後,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仿佛已再無下文。
見此,趙冉試探着問道:「潤殿下,在此之後呢?」
「什麼在此之後?」
「趙某的意思是,潤殿下在攻陷邯鄲之後呢?」說到這裏,他舔了舔嘴唇,慎重地問道:「莫非貴國就止步於此了?」
「這個嘛……」趙弘潤沉吟了半響,隨即皺着眉頭說道:「暫時本王還未想好。」
「此話怎講?」趙冉不解問道。
只見趙弘潤皺着眉頭說道:「其實這場仗,本王並不想打,這些年來,我大魏戰爭不斷,雖然陸陸續續收復了一些土地,甚至還開闢了一些新土,但事實上,我大魏的國力並未因此增進,就像河西、河套地區來說,那些土地好比說只是擺在那裏,跟原先不屬於我大魏時,幾乎沒什麼兩樣。……相比之下,由於連年的戰爭,我大魏的國庫、糧倉皆日漸空虛,在我看來,這國力不進反退。……倘若不是韓國的威脅實在太大,本王並不傾向於這場戰爭,畢竟,本王也並未窮兵黷武之人。」
「唔。」趙冉微微點了點頭。
畢竟,趙弘潤所說的這些也都是事實,近十年來魏國的戰爭,比刨除這十年來近幾十年魏國所有的戰爭還要多,戰爭的規模也越大,最過於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魏韓上黨戰役」,事實上當年魏國只是出動了幾萬兵力而已,而近十來年呢,魏國動輒出動幾十萬兵力,三次「魏韓北疆戰役」、「五方伐魏戰役」、「河西戰役」、「河套戰役」,以及這次「魏秦討韓戰役」,魏國哪次不是動輒三、四十萬軍隊?
就連趙冉都覺得,也虧得魏王趙偲勵精圖治二十年,給兒子趙潤打下了堅實的國力基礎,否則像魏國近十來年這等頻繁開戰,或許國力早就崩潰了。
「潤殿下的意思是,此番在攻陷邯鄲,給韓人教訓之後,潤殿下就會接受韓國的求和?」趙冉皺着眉頭問道。
「看情況吧。」趙弘潤聳聳肩說道:「倘若到時候韓國仍舊不肯承認我大魏的地位,那麼,我大魏自當奉陪到底!」
『……韓王然都親自與你會面了,怎麼可能還會不肯承認你魏國的地位?』
趙冉看了一眼趙弘潤,心下暗暗嘀咕道。
從他對趙弘潤這一番話的判斷,他覺得,此番魏國可能僅僅只是滿足於迫使韓國承認其地位,或者說像眼前這位魏公子說的,滿足於攻陷韓國王都邯鄲,給韓人一個深刻的教訓。
說實話,這並不符合他秦國的利益。
此番中原諸國的混戰,截止目前哪方的收穫最大?
當然是魏國!
與魏國爭奪中原霸主地位的韓國被打趴下了,嘴硬的舊日霸主齊國,目前仍在楚國的攻勢下瑟瑟發抖,毫不誇張地說,魏國已經完全達成了他們的戰略目的。
但在這場戰爭中,他秦國得到了什麼?
什麼都沒有!
他秦國的軍隊,目前依然還是被韓國名將李睦擋在雁門郡外,可以說是毫無作為當然,其實真實情況並非如此,至少趙冉覺得,只要魏國這邊能繼續進行這場戰爭,他秦魏兩國,至少有七成把握覆滅韓國,平分這偌大的中原國家。
可問題就在於,魏國已達成了他們的戰略目的,似乎正準備收手,這就讓秦國變得很尷尬:好不容易逮到一次中原各國混戰的機會,結果他秦國還沒來得及發力,這場仗就結束了?
但鑑於趙弘潤方才那一番話,趙冉也實在是挑不出什麼漏洞來,畢竟前者所說的那些確實不假:打下來的土地不加以利用,那跟沒有這塊土地又有什麼區別?
在沉思了許久後,趙冉猶豫地問道:「潤殿下,難道您就……」說罷,他在略一遲疑後,索性就如實說出了他心中真正的想法:「難道您果真未曾考慮過覆滅韓國,徹底剷除這個隱患麼?趙某聽聞,放虎歸山、後患無窮。數十年前,韓國在上黨擊敗貴國,此後便一度與齊國爭鋒,使貴國能抽暇休養生息,終在今日,擊敗韓國,一掃前恥,前車之鑑、後車之師,若此番潤殿下姑息韓國,假以時日,韓國或將再次崛起,成為貴國的心腹大患……」
聽到趙冉這番話,趙弘潤便不由得想到了韓王然。
他很清楚,只要有韓王然在,韓國他日的興旺是必然的,但問題就在於,覆滅韓國至少需要五年的工夫,而魏國目前,還未強大到就算持續五年的戰爭、依舊還能坐穩中原霸主位置的程度這才是關鍵!
相反地,若是魏國此番見好就收,悶頭發展自身國力,那麼,中原任何一個國家,永遠別想趕超他魏國,更別說妄圖取代他魏國的地位。
從長遠考慮,這才是明智之舉。
在沉思了片刻後,趙弘潤袒露了一些心聲:「趙冉大人所言極是,當初韓國忽視我大魏,才使我大魏有今日翻身的機會,本王當然懂得其中道理。但韓國疆域遼闊,並非一朝一夕就能令其覆亡,慚愧地說,我大魏目前只有「敗韓」之力,卻無「亡韓」之能……」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趙冉,接着說道:「我明白趙冉的難處,並且,作為秦國的王婿,本王自然也希望秦國變得強盛,這樣吧,即便打下了邯鄲,迫使韓國向我大魏屈服,但本王且暫不與韓國簽署和議,並且,給貴國提供一些軍備、糧食上的助益,趙冉大人以為這樣如何?」
儘管趙弘潤說得很隱晦,但趙冉還是能聽懂這話當中的深意:出兵呢,我魏國暫時是沒辦法,否則國力就垮了,但若是你秦國執意要繼續攻打韓國的話,我魏國可以提供物資上的援助。
「這……」
看着滿臉微笑的趙弘潤,趙冉這位秦國的大庶長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說,作為秦國的大庶長,趙冉當然猜得到趙弘潤的用心他魏國暫時是無力繼續征討韓國了,但這不妨礙藉助他秦國的力量繼續削弱韓國。
甚至於,從惡意角度懷揣,倘若日後秦國堪堪擊垮韓國的有生力量,難保魏國不會出來截胡。
可問題是,就這麼撒手結束這場戰爭,趙冉實在是不甘心:你魏國是達成了目的,但我秦國,那可是什麼都還沒撈到呢!
接受這提議吧,就等同於是用他秦國的力量,替魏國掃除了韓國這個威脅;可不接受吧,他秦國此番出兵毫無收穫,趙冉又心中不甘。
如此,也難怪趙冉糾結不已。
見趙冉滿臉猶豫之色,趙弘潤輕笑着說道:「趙冉大人不必急着做出決定,不妨先思量幾日,或者派人與咸陽商量一下。」
趙冉點點頭,起身告辭而去。
見趙冉走出小帳,宗衛長呂牧好奇問道:「殿下,您說秦國會願意接手與韓國的戰爭麼?」
趙弘潤笑笑說道:「是否甘願,我不知曉,但我知道,他們最終會接受的……此戰其徒耗國力,卻幾無利益所得,秦國怎麼可能會接受?」
而就在這時,帳外急匆匆走入南梁王趙元佐麾下的大將楊彧,拱手抱拳說道:「太子殿下,邯鄲使人送來的韓王然親筆所寫的戰書,王爺派末將請殿下到帥帳商議。」
「戰書?」
趙弘潤愣了愣,眼中浮現幾絲困惑,也不明白韓王然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說,因為是最後一場仗了,那韓然希望彼此演得真實點,好向國人交代?
還是說,這其中發生了什麼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