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向聯合省。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1688年12月20日夜,就在威廉三世抵達倫敦,與自己的岳父詹姆斯二世見面談話的時候。聯合省的政治中心海牙城內,三級議會的表決結果已經出來,來自荷蘭、澤蘭、烏德勒支、弗里斯蘭、格羅寧根等七省的代表一致認為,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因為離開聯合省前往倫敦,因此被罷免執政職務,國家一切權力收歸三級議會,由議長康拉德·范博伊寧根擔任國家元首。
表決結果出來後,為免夜長夢多,三級議會立刻委託多家印刷廠開印一份三級議會的聯合聲明,向整個七省聯盟公佈這項重大決議。聲明首先簡單回顧了當年反抗西班牙人統治的諸省聯盟的真諦,再一次強調了共和精神,指出聯合省是所有七省人民的聯合省,不是一家一姓之國,七省聯盟從此以後不應再設立執政這種堪稱國王般的職位,以免野心家長期把持國政,破壞自由、共和之真諦。
聲明中還強調,他們受夠了無休止的對英國讓利,受夠了法國的高關稅,受夠了奧蘭芝家族對荷蘭名譽的損害,今後一切都將以聯合省的利益為重,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優先,讓聯合省再次光榮、偉大!
毫無疑問,這樣一份聲明必將在七省聯盟境內引起巨大的反響。尤其在貴族和傳統教士影響力非常大的弗里斯蘭、格羅寧根和上艾瑟爾三省,民眾們一定會大為譁然,並強烈質疑三級議會的這份聲明是否在動搖聯合省的政治傳統,引發一場迫在眉睫的內戰危機?
這個國家不乏有一些有着敏銳洞察力的學者、貴族或商人,他們現在支持奧蘭治親王,其實並不是說他們對他的政策有多贊成,更不是說威廉三世的人格魅力有多強。說到底,還是源於他們對天主教法國的恐懼,即擔心路易十四吞併整個低地地區,對聯合省抽取重稅,然後強制推行天主教——這並不是杞人憂天,事實上早在上次法荷戰爭期間,法王路易十四就已經在南部的烏德勒支、海爾德蘭等佔領區這麼做過了,人們擔心也是正常。
很多人都認為,奧蘭治家族作為反抗西班牙統治起家的軍事貴族,在對抗法國入侵的威脅上面應該是頭號人物,整個七省聯盟沒有第二個拿得出手的人物可以凝聚民心、軍心,同時利用各種錯綜複雜的貴族圈子的人脈關係來整合外部力量對抗法國。所以,他們基本上都人為,聯合省一旦沒有了奧蘭治親王,怕是在面對法國入侵時將軟弱無力。
當然也有人談起共和派掌權時期的兩次英荷戰爭,指出德維特主導的共和政府出色地完成了對抗英國挑戰者的任務,將英國海軍大敗,保住了聯合省的海上霸權。同時,他們也積極聯絡外部力量,團結了不少盟友,尤其是說服法國熄了趁火打劫的心思,最終從外交上孤立英國,可見共和政府在抵抗外侮時也是非常給力的。
不過,反對者們同樣認為,這只能證明共和政府在海上爭雄中有一套,但面對陸地入侵時就一籌莫展了,上次法荷戰爭前期的恥辱性潰敗就是明證。陸上戰爭,還是得靠以奧蘭治家族為首的傳統貴族,在這方面他們更專業、更靠譜。
荷蘭國內的這種理念之中可謂是貫穿始終,誰也說服不了誰。大家吵來吵去,最後也只是吵得一地雞毛,讓整個國家政治上隱隱割裂,最終損害的還是國家利益。
但不管如何,現在在東岸人得幫助下,勉強雄起的共和派已經不打算在屈服在威廉三世的皮靴下了。他們在議會進行了石破天驚的表決,然後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向整個七省聯盟昭告了政局的變天。而在這裏我們不得不提一個小插曲,表決當天,由於人數一度不夠,范博伊寧根有些着急。後來他們偵悉海牙城內的兩間大型旅館內還有數十名沒有前去議會的各省代表,於是東岸軍人又緊急出動,在旅館內把這些人「抓獲」,統一用馬車送去了議會。這些議員們一度進行抗議,不過前來抓他們的哥薩克聽不懂荷蘭語和法語,一點不肯通融,直接將他們連拉帶拽地推上了馬車,也是有意思。
好吧,讓我們再回到之前的正題。三級議會的聯合聲明發表後,共和派只用了短短十天時間就將其張貼到了整個聯合省所有稍微上點規模的城鎮告示牌上。除此之外,他們也通過報紙、小冊子的方式廣而告之,讓聯合省全體國民們了解最近幾天所發生的事情。
毫無疑問,以上種種舉措也是輿論戰、心理戰的一種,是在東岸國家情報總局的幾位顧問們指導下完成的。你可千萬別小看這種心理戰,事實上在如今紛亂的局勢下,它能起到相當不小的作用,會讓更多的人從心理上接受威廉三世已經「拋棄」聯合省,拍拍屁股到倫敦當國王的事實,這對於威廉三世威望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事實上,在聯合聲明發表並廣為傳播後,荷蘭省在經歷了一番搖擺後,最終率先表示擁護三級議會的決議。尤其是阿姆斯特丹市議會,除了善於在股票市場上進行投機活動的猶太銀行家外——這些人同時也是威廉三世此番英國之行的重要支持者——其他大批發商們有超過七成同意了三級議會的這個決定。這其中自然有共和派做的拉攏遊說工作的功勞,同時也有東岸人的功勞。可別忘了,他們在外海還有一支規模破位不小的軍隊呢!更別說,阿姆斯特丹最近還流傳着未經證實的謠言,城裏的軍人們對於津貼軍餉被削減(被威廉三世投入到了海軍身上,以拉攏軍心,支持他登陸英國)也非常不滿,要「起義」並找富人們索餉,這直接擊碎了阿姆斯特丹大商人們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促使他們直接與海牙方面妥協,將這座聯合省最重要的城市、中西歐地區的金融中心交到了共和派手裏。
而阿姆斯特丹乃至整個荷蘭省都搞定了,那麼聯合省的局勢可謂已經定了一半以上。畢竟,荷蘭省承擔了政府及軍隊各項開支的三分之二,地位無比重要。沒有了荷蘭省,威廉三世的錢袋子就癟了一大半。即便他現在貴為英格蘭的國王,那也有一個國會掣肘着呢,不可能為了八竿子打不着的荷蘭局勢而慷慨解囊,讓他拿英格蘭的民脂民膏去荷蘭翻盤。
所以,在得知荷蘭省拋棄了威廉三世,正式向議會輸誠的消息傳來後,海牙的范博伊寧根當着東岸聯絡官員的面直接開了一瓶紅酒,彈冠相慶。事實上在發動之前,他可沒想到事情會這麼順利,很多以前的顧慮都在大勢涌動之下煙消雲散,這既證明了東岸人的正確,同時也堅定了他繼續用強硬手段平定局面的決心。
有些事情做之前覺得千難萬難,可當真到了那份上時,卻也覺得沒那麼可怕!
荷蘭省既降,那麼其他省也沒什麼堅持的理由了!12月22日,澤蘭省的各主要城鎮陸陸續續宣佈接受三級議會領導;12月24日,烏德勒支全省宣佈接受三級議會的聯合聲明,連帶着受其控制的林堡—布拉班特地區也一併接受;12月25日,聖誕節當天,海爾德蘭省、上艾瑟爾省宣佈承認事實,三級議會議長范博伊寧根為七省聯盟最高元首。
這樣一來,七個省當中就只有弗里斯蘭、格羅寧根兩省還在猶豫了。這兩個省的省議會尚在閉門爭吵,但一些市鎮議會卻已經率先易幟,並命令他們派出的議員在省議會內鼓譟,要求接受三級議會的領導。尤其是一些靠海的城鎮,他們破口大罵威廉三世挪用了他們修堤壩和海閘的資金(這也是由荷蘭、澤蘭二省共同承擔的)去招攬德意志的苦逼窮鬼當炮灰,損害了全體人民的利益,要求省議會儘快做出決定,不然維持政府運轉的資金怕是也要沒有着落。
共和派當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們派出了精幹的使者,穿梭於兩省各主要城鎮,同時找當地駐軍的軍官們談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其放棄抵抗,接受三級議會的領導。使者們更是直接許諾,被威廉三世剋扣的津貼、獎金什麼的,三級議會會如數發放。而且不光如此,一旦他們「表現出相當的誠意」,那麼還會得到一筆更豐厚的獎金,這直接促使了許多軍隊的倒戈,降低了軍事行動的風險,作用極其巨大。
12月27日,三級議會向弗里斯蘭、格羅寧根兩省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三天內做出決定。與此同時,初步整頓完畢的一萬多荷蘭陸軍也開始從阿姆斯特丹周邊出發,開向兩省,做出軍事威壓的姿態。另外,在南方的布雷達,大批來自瑞士等地的僱傭軍也陸續抵達,他們與東岸人一起,接受荷蘭老將維克多·范馬爾貝格的指揮,浩浩蕩蕩地向北進發,目標直指奈梅亨的兩萬名德意志僱傭軍。